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385370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5
《btsqndy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要点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啸之记。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要点整理第一章成层构造和地层接触关系粒级层理:(又称递变或粒序层理)单一岩层中,从底到顶颗粒粒度由粗变细,而且期间无明显界线(但在两个序粒层理之间,其粒度或成分均有明显变化,据此可以判别岩层顶、底)斜层理:单层与主层理斜交的层纹构造称为斜层理(特点:底切、顶截)波痕:为岩层顶面构造之
2、一(波痕要素:波痕指数=波长/波高),有浪成波痕、流水波痕、风成波痕三种 a、 浪成波痕—是对称波痕,振荡波痕特点:波峰尖,波谷圆,波峰沉积物比波谷沉积物细。b、 流水波痕—不对称特点:单向流水,沉积物波峰细,波谷粗c、 风成波痕—不对称特点:沉积物波峰粗,波谷细V字形法则:(1)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V”字形露头线尖端指向沟谷上游,但其张开角度大于等高线(2)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时,“V”字形露头线尖端指向沟谷下游(3)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
3、V”字形露头线尖端指向沟谷上游,但其张开角度小于等高线角度不整合的特征:a.上、下岩层产状不一致;b.上、下岩层构造变形强弱不一致,下强上弱;c.有沉积间断,地层缺失;d.上岩层底部有下岩层的砾石;e.有古剥蚀面,常有古风化壳;f.上复岩层面与不整合面平行,下复岩层的构造面(如断层面、层面等)被不整合面切割;底砾岩:判断不整合面依据之一,种类很多,成因各不相同;识别主要标志有:磨圆度和分选性好,砾石成分较复杂,成面性分布,并常覆盖在不同的下伏岩层之上。沉积不整合:沉积岩层覆盖在先前火成岩体或变质岩体之上的一种接触关系。第二章
4、 褶皱构造滑脱褶皱(侏罗山式褶皱):(Charter2)有一系列平行的褶皱组成,其中向斜紧闭,背斜开阔(即隔槽式褶皱)(Charter7)直接位于滑脱面(断坪)上的褶皱。这种褶皱机制需要很软弱的滑离层,如膏盐层等。褶皱的主要特征是两翼陡立,平顶或尖顶,核部常为最老的软弱层。第三章 断裂构造张节理和剪节理:张节理剪节理产状产状不稳定;常呈羽状排列。羽列有两种—左行和右行;节理面节理面粗糙不平,延伸不远,若在砾岩中则绕砾而过;节理
5、面光滑平直,延伸较远,在其延伸方向上常切过砾石和胶结物;擦痕节理面无擦痕,节理与节理间距较大;当有微量位移时,节理面上有擦痕;壁距节理壁距也较大,常呈楔形;两壁一般距离较小;发育有时迁就两组剪节理而发育成锯齿状追踪;发育较密集(密集程度与岩性等均有关,强硬岩层较弱软岩层的节理间距大);剪切作用常发育两组共轭剪节理;终端变化常呈树枝状或杏仁状循环折尾、菱形结环、节理叉牵引构造:断层滑动时其附近岩层受阻产生拖曳而发生弯曲,弯曲突出方向示本盘相对动向断层位移(断距/滑距):(1)滑距:指断层两盘实际的位移距离。错动前的一点,错动后分成两个对应点之
6、间的实际距离,两个对应点之真位移为总滑距。(2)断距:指被错断岩层在两盘上的对应层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同方位的剖面上,断距不同。断层存在证据:a、地貌标志:1、断层崖 2、断层三角面 3、山脊错断和水系改向 4、横截山岭走向的平原与山岭的接触带5、串珠状湖泊洼地 6、泉水的带状分布 7、水系急剧转向,河谷被切b、构造标志:1、构造线和地质体不连续; 2、地层的重复或缺失; 3、地层产状突然改变;4、擦痕和
7、阶步、反阶步; 5、牵引构造(见上页); 6、反牵引构造:这类正断层倾角向下变缓,若此时岩层塑性小,则生成反向断层7、构造透镜体:断层带中发育的呈一定方向排列、规模不等的透镜状岩块;8、断层岩:断裂带中因断层动力作用被搓碎,研磨而形成的岩石,有时有重结晶现象,具明显定向性。c、地球物理标志:不同岩石的密度、磁化率、电阻率、重力、波导率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利用上述地球物理资料,可认识判断断层的存在与否及其变化。生长断层(同沉积断层):主要发育于盆地边缘,盆地不断沉降,且同时接受沉积;特征
8、:1、规模较大之正断层;2、下降盘地层厚度大于上升盘,两者之比为生长指数;3、上盘常呈反牵引构造;4、发育历史较长;推覆构造(构造窗/飞来峰):倾角平缓,规模较大,推覆距离较远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