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群体:推动中国法制统一的力量

农民工群体:推动中国法制统一的力量

ID:33383386

大小:4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5

农民工群体:推动中国法制统一的力量_第1页
农民工群体:推动中国法制统一的力量_第2页
农民工群体:推动中国法制统一的力量_第3页
农民工群体:推动中国法制统一的力量_第4页
农民工群体:推动中国法制统一的力量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民工群体:推动中国法制统一的力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民工群体:推动中国法制统一的力量华中师范大学法律系柯美中[内容摘要]法学者对农民工的关注视角往往是将农民工看成法律要加强保护的“对象”,而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主体”,农民工群体可能推动着中国的法治进程。这一作用表现为以农民工为纽带的传统法律文化和现代法律文化的互动,从而引起两种法律文化的整合,进而形成既秉承民族文化传统又涵蕴科学与理性精神的新法律文化,并进一步推动中国法制的统一。[关键词]农民工法律文化文化冲突中国有一亿多农民工在城乡间候鸟般迁徙,这一最深沉最完整地秉承着中国文化传统的群体在现代气息盈溢的城市里为了生活尽情地挥洒汗水的同时也无处不

2、彰显着传统国人勤劳质朴的精神。村野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本”,参见周山:《村野文化》,第13页。据此我以为,生于村野,长于村野的农民工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正宗的衣钵传人。惟其质朴与传统,其权益常被侵犯(甚至剥夺)而不自觉。其实,就我对周围农民工的了解,他们大多时候并非不自知,而是常常“习惯性”地宽容了侵犯自己权益的人及其行为。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恕”乃儒家核心精神之一,我身边的农民工“习惯性”的宽容盖源于数千年来儒家“

3、恕”之精神的教化。幸而这一现象已为社会所关注,为了体现对这一群体的特殊保护,甚至为他们贴上了“弱势群体”的标签。“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自然也成了包括法学者在内的号称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的题域之一。然而,不无遗憾的是,至少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法学者的研究基调都是把农民工定位为“对象”进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分析阐述如何对这些“对象”进行保护,为什么保护,具体保护哪些方面……如此等等,而基本上没有把农民工作为一个群体性的“主体”进行深入研究。似乎这个“弱势群体”的标签在是他们成为法律加强保护的“对象”的同时掩盖了这一群体作为“主体”对中国法治进程的

4、功能。本文冒昧企图做这样一种尝试,分析农民工群体作为主体对中国法治进程的影响。中国法治进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法制统一就是其中的一个小系统,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农民工群体对法制统一的作用。一、农民工群体可能推动中国法制统一——有限理性的假想法制本身是一个保守的系统,大多数时候,法律是维持现状的工具而非推进改革的力量。这也决定了法律的稳定性——一般不轻易改变。“现状”是无时无处不在变化的,可稳定的法律只是在“现状”改变到一定程度以至于不得不做出相应调整否则无法继续维持“现状”时才会改变。因此,虽然法律在制度层面的变化有时表现为“暴风骤雨”式的大刀阔斧,但引

5、起法律变化的“现状”中的诸因素对法律的影响却往往是“和风细雨”式的无声润物,对法制运行此“法制运行”是指符合立法预期的运行。的影响更是“涓涓细流”式的轻柔绵长。农民工大规模的群体性流动已近二十年,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进行保护也不过始于几年之前。所以农民工群体对中国法治进程的影响也许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只是还没有发展到足以使中国法制改观的程度。正因为如此,农民工现象对中国法治进程的作用也就成了一种“可能性的推测”——农民工年复一年地在城乡之间候鸟般迁徙,他们所秉承的传统法律观念不断地与其所在城市的主流优位现代法律观念发生冲突,冲突的结果可能是双方或其中

6、一方修正自己的法律观念进而二者法律观念趋同。农民工回乡期间,他们在城市经过修正的法律观念可能又与留守人群的法律观念发生冲突(留守人群可能不了解农民工修正其法律观念的前提环境而不能接受经修正的传统法律观念)。冲突的结果可能也是各自相应修正而后趋同。同样,法律观念经再次修正过的农民工回城后可能又或出现如上效应。这样就形成了以农民工群体为纽带的传统法律观念与现代法律观念的互动,互动的结果可能就是法律观念的趋同进而推动法制的趋同直至统一。德沃金先生认为,“法治的核心就是一种态度,即一致性的态度”,基于信仰之上的常识性的态度。参见罗纳德.德沃金等著:《认真

7、对待人权》,第13页。据此我以为,法制统一的前提或基础是法律观念在根本性问题上(如对法律的基本态度)的大致趋同。以上并非将来的法律史学者可能做到的“事实性考证”,也非社会学者基于充分的调查之后形成的可欲性判断,而是笔者根据自身与农民工群体的有限接触所形成的有限经验和社会学中的冲突理论,发挥社会学想象力社会学的想像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我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我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在时代背景和历史进程中理解自己的经历,把握自己的命运确信自己的价值。参见C·赖特·米尔斯著:《社会学的想像力》,第一章

8、“前景”。本文的意图即是尝试在中国法治进程中把握农民工群体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主体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所形成的有限理性的假想。二、农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