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372171
大小:6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5
《20072007年湖州市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分析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7年湖州市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分析 2007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卷,共300分,政、史、地内容各占100分,其中选择题的第24-35题,主观题的第38题、39题的第7第8问属于政治学科内容。从电脑统计和各校主观题阅卷情况看,政治学科的选择题得分为38.39分(难度接近0.8),主观题得分约为26分(难度大约是0.5),总体难度大约是0·64左右,难度与去年相当。现将试卷答题情况分选择题和主观题两部分作如下分析。一、选择题(一)各县政治选择题得分情况本次政治选择题,共12题,48分。各县
2、的得分情况如下:单位全市安吉长兴德清市直得分38.391236.744039.705638.023238.7136得分率0.79980.76550.82720.79220.8065(二)选择题试题分析1.基本情况本卷政治选择题共有试题12题,其中涉及经济常识考点的试题有5题(第24、26、31、32、33题);政治常识的试题有3题(第25、28、34题);哲学常识的试题有3题(第27、29、30题);学科综合知识的有一题(第35题)。从知识所占比例来说,基本符合高考关于学科内三常识的比重。从难度看,试题难度都在0.6以上,说明选择
3、题还是中等偏易,其中0.6-0.79的试题有7题,0.8以上的试题有5题,与去年相比,减少了0.9以上的试题和0.5以下的试题,增加了0.7左右的试题,这样有利于提高试题的区分度。试题注重主干基础知识与热点问题的结合,命题科学,难度合理,与近几年高考命题吻合度强,达到了高考模拟的效果。2.各题组情况第24、25题组:(1)答题情况:题 号正答率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24题66.0120.554.159.2962.0125题82.0811.993.012.8082.08(2)命题意图本组试题以“反垄断法的提请审议”作为命题背景,意
4、在考查学生对市场经济一般特征、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参与正当竞争的方式、途径等经济常识的知识点;同时根据“国务院将设立反垄断委员会”以进一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事实,考查国家职能与国家机构设置之间的关系。(3)试题分析24题中选项②的说法绝对化,不能入选,①、③、④项都正确并符合题意,故应选D。本题B、C较易排除,但考生误选A的较多,漏了④项,从根本上忽视了反对垄断、保护竞争最关键的特点是发挥市场经济更好地优化配制资源的功能。25题考生关键是读懂命题意图,不难发现本题目的是考查“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这一知识点。A项是异项,排除(但
5、考生选A较多,说明考生审题不清,把试题理解为国家实施反垄断说明什么);B、C错误;选D。第26、27、28题组:(1)答题情况:题 号正答率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26题73.5073.503.312.2220.9527题72.753.2322.1472.751.8528题93.594.910.4393.591.05(2)命题意图本组试题以“绿色GDP、倡导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作为命题背景,意从经济、哲学、政治三个角度各考查学生对“高效益、低能耗”目标的经济学理解;对“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保护;牺牲环境的经济发展,即使一时繁
6、荣,最终也是虚假,会受到惩罚”观点的哲学理解;对“国家依法关闭高能耗、低效益企业及污染环境的企业与个人责任”所体现的政治学道理的理解。(3)试题分析26题考点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优化,①项与题意不符,“高效益、低能耗”不是速度问题,而是质量问题;④项所说的能源总量增加排除较容易。故选A。考生选D率较高,无法排除①,说明考生对“高效益、低能耗”不是速度问题,而是质量问题不理解。27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读分析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的能力,唯有③选项是材料没有反映的,排除后选C。但考生选B较多,说明考生
7、对哲学常识中有关“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这一基础知识的理解尚未到位。28题是“体现型”试题,考生能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温家宝总理……国家依法关闭高能耗、低效益企业及污染环境的企业与个人责任”,与所学的知识“国家机构组织与活动原则”建立正确的联系,不难选出正确答案C。第29、30题组:(1)答题情况:题 号正答率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29题77.910.105.8116.1277.9130题77.2816.493.5077.282.63(2)命题意图本组试题以“青藏铁路的建设、开通”作为命题背景,
8、考查了认识论与人生观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及“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等知识点。这两题都要求考生运用哲学分析的方法,从材料中提炼信息的核心内容,整体上把握材料的命题意图,而不能断章取意,解题时有一个分析与整合的过程。(3)试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