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考试逸闻

古代名人考试逸闻

ID:33370534

大小:53.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5

古代名人考试逸闻_第1页
古代名人考试逸闻_第2页
古代名人考试逸闻_第3页
古代名人考试逸闻_第4页
古代名人考试逸闻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名人考试逸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古代名人考试逸闻        科举考试据说始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直到清朝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古代文人参加科举考试时,出现的逸闻的确不少。  唐朝诗人温庭筠出生在山西,他从小就才思敏捷,年纪轻轻便以词赋出名,但仕途却一直不顺利。温庭筠最大的问题是恃才傲物,年轻的时候没把科举应试当回事,总认为只要自己什么时候想考,乌纱帽就什么时候可以到手,所以一直四处游玩。到了快40岁的时候,温庭筠玩够了,这才大摇大摆地走进考场,开始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在作弊现象最严重的唐朝,上至高官子弟、下至贫民百姓都乐此不疲,就连著名的大诗人温庭

2、筠也加入到轰轰烈烈的作弊大军中。不过与一般的酒囊饭袋相比,温大诗人的作弊手段堪称一绝,即使在主考官防贼一样的重点“防御”下,他依然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替8个人写完考卷,并全身而退,当时的人无不称奇。  山东淄川古代名人考试逸闻        科举考试据说始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直到清朝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古代文人参加科举考试时,出现的逸闻的确不少。  唐朝诗人温庭筠出生在山西,他从小就才思敏捷,年纪轻轻便以词赋出名,但仕途却一直不顺利。温庭筠最大的问题是恃才傲物,年轻的时候没把科举应试当回事,总认为只要自己什么时候想考,乌纱

3、帽就什么时候可以到手,所以一直四处游玩。到了快40岁的时候,温庭筠玩够了,这才大摇大摆地走进考场,开始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在作弊现象最严重的唐朝,上至高官子弟、下至贫民百姓都乐此不疲,就连著名的大诗人温庭筠也加入到轰轰烈烈的作弊大军中。不过与一般的酒囊饭袋相比,温大诗人的作弊手段堪称一绝,即使在主考官防贼一样的重点“防御”下,他依然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替8个人写完考卷,并全身而退,当时的人无不称奇。  山东淄川古代名人考试逸闻        科举考试据说始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直到清朝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古代文人参加科举

4、考试时,出现的逸闻的确不少。  唐朝诗人温庭筠出生在山西,他从小就才思敏捷,年纪轻轻便以词赋出名,但仕途却一直不顺利。温庭筠最大的问题是恃才傲物,年轻的时候没把科举应试当回事,总认为只要自己什么时候想考,乌纱帽就什么时候可以到手,所以一直四处游玩。到了快40岁的时候,温庭筠玩够了,这才大摇大摆地走进考场,开始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在作弊现象最严重的唐朝,上至高官子弟、下至贫民百姓都乐此不疲,就连著名的大诗人温庭筠也加入到轰轰烈烈的作弊大军中。不过与一般的酒囊饭袋相比,温大诗人的作弊手段堪称一绝,即使在主考官防贼一样的重点“防御”下,他依然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替8个人写完考卷,并全身而退,

5、当时的人无不称奇。  山东淄川(现淄博县)人蒲松龄,留下了一部洋洋洒洒数十万言的《聊斋志异》。这位蒲先生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3个第一名的成绩补博士弟子员,可惜届届考不中。他没有过上官瘾,心里不甘,依旧3年1次按时前去赴考。一直考到71岁,连胡子都全白了。主考官看他实在可怜,才让他当了个贡生。满腔悲愤的蒲松龄无处发泄,逐渐认识到“仕途黑暗,公道不彰”。于是他把心中的万般不平都寄托在小说创作之中,写出了那部永垂青史的《聊斋志异》。  “明四大家”之一的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社会地位比较低下,在“显亲扬名”思想的主导下,他刻

6、苦学习,11岁就练就一手好字,文采也想当了得。16岁时,他在原籍苏州府考上头名秀才,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梁储莅临南京主持乡试,录取他作了头名解元。第二年,唐解元得意洋洋地进京会试。他一心想要高中,心里难免有一点紧张。因为心中无底,就去探主考官的底。不料被同行的同乡都元敬出卖,诬告他行贿主考官,拖入刑堂棍打,押入大牢。几番周折才被证实无罪。出狱后,唐伯虎落魄潦倒,妻子何氏离他而去,弟嫂要求分家,昔日的故交好友避而不见。人情冷落,世态炎凉,唐伯虎不得不去城外筑起一座桃花庵,自号作“六如居士”,靠卖字画度日。  明朝时,有一个丁显在科举考试中“三丝坠地”的故事:会试时,会元(第

7、一名)为江西人黄子澄,第二名为江西人练子宁,福建人丁显名列第三。殿试时,丁显的文章写得最好,跃居第一,练子宁仍列第二,而黄子澄退居第三。在将要公布名次的前夜,皇帝朱元璋夜梦“三丝坠地”。醒来后,对殿试前三名的姓名进行核查,发现丁显的“显”(繁体为顯)和练子宁的姓都含有“丝”字,而黄子澄的姓名与“丝”无关。为了应照梦境,朱元璋在二甲中找到一位名字含有“丝”的花纶来取代黄子澄。正要下旨,忽然发觉丁显的“显”字含有两个“丝”字,加上练子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