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二次运移优势通道研究的若干进展

油气二次运移优势通道研究的若干进展

ID:33363001

大小:273.7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5

油气二次运移优势通道研究的若干进展_第1页
油气二次运移优势通道研究的若干进展_第2页
油气二次运移优势通道研究的若干进展_第3页
油气二次运移优势通道研究的若干进展_第4页
油气二次运移优势通道研究的若干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油气二次运移优势通道研究的若干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旺科学发展理慢进科技创新(二)467参考文献l王让会,马映军,彭茹燕西北干旱区山地一绿洲一荒漠系统信息传递耦合关系.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1,19(2):100~1052任继周,万常责.系统耦舍与荒漠一绿洲草地农业系统草业学报,1994,3(3):1~83王让会.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鸟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18~195任继周,贺这汉,王宁等.荒漠一绿洲草地农业系统的耦合与模型草业学报,1995(2):11~196王让会,马映军.干旱区山盆体系物质能量及信息的耦舍关系.山地学报,2001,19(5):398~4207伍光和,张其.中国绿洲地域系统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

2、000,14(3):1~108张新时天山北部山地一绿洲一过渡带荒漠系统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农业范式.植物学报,2001,43(12):1294~12999角媛梅。马明国,肖笃宁等.干旱区农业绿洲景观格局研究.农村生态环境2003,19(1):22~2610樊自立,马英杰,王让会等.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类型及其整治途径.中国沙漠,2002,20(4):393~39611陈国阶.论地理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地理科学,2003,23(2):129~13512任继周,南志标,郝敦元.草业系统中的界面论.苹业学报.2000,9(1):1~813王痰锁,冯宗炜.罗菊春等.生态交错带与生态流.生态学杂

3、志,1997,16(6):52~5814贾宝全,阎顺.绿洲一荒漠生态系统交错带环境演变过程初步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5,9(3):58--6415潘晓玲.干旱区绿洲生态系统动态稳定性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2001,21(4):345~35116刘和平,刘树华,桑建国.不同下垫面水分与能量传输模式大气科学,1999,23(4):449—46117李家春,姚德良.干旱地区陆面过程的研究.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1996。11(4):394~40118包为民.小流域水沙耦舍模拟概念模型地理研究,1995,14(2):27~3419吕殿青,刘军.旱地水肥交互效应与耦合模型研究西北农业学报,

4、1995,4(3):72~7620朱永华,仵彦卿。吕海深荒漠植物根系吸水的数学模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1,15(2):75~792l崔向慧,王兵,亢新刚等.荒漠生态系统水热平衡规律研究进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1303,25(2):%-8022雷挂林山地一绿洲生态系统耦舍模式与效益.草业科学,2003,20(5):64~66作者简介黄俊芳,博士研究生,中国生态学会会员。电话:0991—7885423;传真:0991—7885419E—mail:hjf.xj@163.com。油气二次运移优势通道研究的若干进展徐旺林庞雄奇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摘要

5、油气二次运移优势通道的研究是当前石油地质行业中的热点之一。分析认为当前油气运移优势通道研究正在从定性发展到定量.,xs拿-因素分析发展到多因素综合,从少数井468以科学发展观促进科技创新(上)资料地化指标分析发展到与地震资料相结合的三雏研究。将定量的地质参数与多种地质控制因素相结合,对油气运移通道进行定量判别可以降低勘探风险。利用地震资料的属性判剐分析结果.既可以为高可信度的三维含油气系统模拟提供可靠的资料,又可以通过与井中地球化学资料相结合,在三雏空间对油气优势运移通道进行划分,预测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关键词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二次运移优势通道地震信息神经网络一、引言沉积盆地中现今的油气聚

6、集是一个油气生成、排出、二次运移、聚集到保存的最终结果,其中油气的运移是贯穿油气生成到聚集和保存全过程的纽带。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对烃类的生成、排出机理等有了丰富和系统的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广泛地开展了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的研究,对油气的生成、排出、运移和聚集的研究从定性发展到定量和数值模拟,油气勘探理论进人一个新的、多学科综合发展的时期。目前,油气运移,尤其是二次运移的研究正在成为石油地质行业中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当前油气运移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油气运移的相态、动力、阻力、通道以及运移时期和运聚效率等多个方面。然而对寻找石油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利用多种地质信息和地质资料,定

7、量确定地质历史时期油气离开源岩后的运移通道及其分布,预测有利于储集层或运载层的空间展布,进而追索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以往的勘探证明,关于油气运移问题,定性的研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定量分析和研究可能才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现在不仅能定性地说明油气是怎样从烃源岩到圈闭,而且已初步能定量、定时地描述油气的运移过程。当前油气运移研究正在从定性发展到定量,从单因素分析发展到多因素综合研究,从少数钻井取芯资料地化指标分析发展到与三维地震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