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340344
大小:3.57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2-24
《专用电子模块的可靠性管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司中,比如电子行业中安捷伦公司,明确提出在电子产品新产品开发应该关注的各个方面(见图卜l),其中可靠性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可靠性研究的领域上也已经扩展到各个方面。早先是关注电子设备,现在己在研究机械结构、光电设备等非电子设备的可靠性。以前是关注硬件的可靠性研究发展到关注软件的可靠性研究,软件在信息及控制方面的应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提出的CMM工成熟度模型其实就是基于软件的可靠度来说的。图1一1新研发电子产品应关注的12个要点建立了完善的可靠性参数指标体系、试验及验证方法。产品的可靠性特征量主要有可靠度、失效概率密度、累积失效概率、失效率、平均寿命等。从早期
2、的统计实验发展到现在的可靠性工程试验,通过环境应力筛选实验及可靠性增长试验来早期暴露产品故障,提高产品可靠性。形成了完整的可靠性预计及分配方法,可以很细致的分析计算,能够更准确的确定产品的故障模式、可靠性及寿命。完整的定性要求及定性分析方法、定量要求及定量分析方法。现在随着可靠性分析软件的完善,可以完整地用计算机辅助可靠性分析设计[4],大大提高分析设计的精度、缩短分析的时间,加快产品推向市场。推行并行工程、稳健性设计、可信性[5]设计和质量功能配置等新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现代质量观念是产品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其次才是制造出来的。在现在计算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利用先进的
3、设计软件进行并行设计开发就成为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了可能。在国内国外有的单位已经从实体建模发展到功能仿真,从功能仿真发展到性能仿真。而这些技术的应用对大型项目的成功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图1一2为一个电子模块结构并行设计时的装配仿真,通过仿真发现装配干涉问题,提升了可靠性和维修性。稳健型设计就是采用正交设计技术或最优化设计技术确定系统的有关参数及其最优组合,这样可以降低成本,保证可靠性,可以用质量稳定的价格低廉的部件组合出性能优良的整机。积极采用模块化、综合化、容错设计、光导纤维和超高速集成电路等新技术来全面提高现代设备或系统的可靠性。摸块向下移10.并开工艺孔,进免电统
4、相互干涉。易干涉待改进图1一2电子模块的装配和装配设计仿真效果对比图建立了多个行业的可靠性系列标准,可靠性数据管理和数据统计进一步规范。可靠性标准是可靠性工程和可靠性管理的基础之一,是指导开展各种可靠性工作使其规范化、最优化的依据和保证,采取可靠性国际标准是迅速提高我国可靠性工程与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可靠性数据管理贯穿产品的全寿命周期。同时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分析方法,在发达国家很早就建立了可靠性数据交换网,目的提升全行业水平,数据共享,提升国际竞争力,减少重复。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出分布规律,推导出可靠性特征值及参数,明确问题,快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3研究主要内容
5、及思路可靠性管理诞生于研发和制造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主要为了适应并控制当时复杂系统的研发、制造和管理。由于它在控制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方面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新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新的管理思想的推进下,可靠性工程在近几十年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通过可靠性管理在电子产品开发、生产、维护全生命周期中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应用和大型项目中应用的成功经验,从第一章绪论可靠性工程管理的发展和重要性、可靠性组织管理和可靠性定性及定量方法的应用等方面重点研究分析S公司专用电子模块可靠性管理模式上的可靠性要素及理论分析
6、方法。其主要研究内容涉及以下六个方面:(l)、可靠性管理的发展及重要性;(2)、可靠性管理特征及过程管理分析;(3)、可靠性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探讨;(4)、S公司可靠性管理的现状和主要问题;(5)、S公司专用电子模块的可靠性分析、预计和分配;(6)、研究结论及展望。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提出研究思路:现在的装备已经由单机发展到系统,再由系统发展到体系,逐渐发展到陆、海、空、天一体,因此对可靠性要求更高。美国在开发F35项目时将其分解成KSD工一01oKSD工一22个关键系统,通过对这22个关键子系统的可靠性管理得出该项目的可靠性指标。一个复杂的体系或只能系统分解成各个独立的关键
7、子系统后再进行单独的质量可靠性方面的控制。本文以电子产品的可靠性管理为基本线索,从局部到整体,选取典型的电子模块进行研究。结合S公司可靠性管理的主要问题和特点,针对制约可靠性管理的关键因素,提出了S公司可靠性管理的实现方法,并对效果进行了总结。.4论文结构安排21世纪是质量大师朱兰先生预言的“质量世纪”[6],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市场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控制成本,以质取胜也是各个企业研究的问题。与此相适应,由于可靠性管理具有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降低生产成本、适应顾客需求等重要作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