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321025
大小:1.57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2-24
《可持续发展导向的企业创新战略研究——基于中国企业创新创业的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可持续发展导向的企业创新战略研究⋯基于中国企业创新创业的案例徐-N1,奚艳燕21.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市,邮编:100872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市,邮编:100872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北京、西安二家企业的案例研究,分析以Porter可持续发展第二类(革命性)创新技术为核心能力进行的创新创业成长过程,探讨产业状况、制度合法性与企业资源与能力对可持续发展二种创新形式的影响.研究揭示了传统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创新的区别,并由此引发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发展路径:以制度资本获取为导向的创新创
2、业模式和以资源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模式,发展和丰富了制度理论与可持续发展创新理论。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创新,结构,制度,资源1引言创新作为一种从未有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使企业生产发生结构性的转变,这种“创造性的破坏”使创新一直成为战略学者和经济学家研究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E.Mansfield,1968;Kaman&Schwartz,1982;Guth,1990;Stopford,1992;C.Freeman&L.Soete,1997)。在过去几十年中,企业越来越感到社会和环境的压力。这些压力不断激
3、励企业从资源生产率的角度来改善环境问题,寻找创新性的解决方案(M.Porter&C.V.D.Linde,1995)。从企业的视角,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Teeeeet.a1.,1997)。伴随可持续发展需求的不断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已从原有的为满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需求转变为实现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并通过这一创新过程发展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环境管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环境同时提高生产效率。这就需要在环境管制与技术创新之间建构起桥梁。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分析可持续发展创新的复杂
4、性和驱动因素。学者们发现,科技进步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双边效应"。基于环境改善和节约资源的技术创新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创新技术则会导致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可持续发展创新概念的提出对传统创新带来了新的要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能够保证维持或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能力(MiguelA.Rodriguez,JoanE.Ricart,&P.Sanchez,2002)。Hart(1995,2006)及PrahMad等(2009)均认为环保不仅能带来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而且能为企业创
5、造竞争优势。但要深入了解可持续发展创新的结构模式和内涵、环保管制对企业创新行为作用机理,特别是有哪些具体制度因素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活动,以及这些因素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作用和企业对环保制度压力反应模式都将对可持续发展和制度理论延伸具有十分突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比中国两家以光电专利技术和镁基电池技术的新能源创业企业发展模式的分析,探讨制度、资源和产业特征带给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其对企业结构和可持续发展创新的影响。2文献回顾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企业战
6、略必然受其所处的制度环境的影响(MikePeng,2006)。MikePeng认为,企业战略受其经营活动所包含的产业结构、企业特殊资源与能力和制度条件与变迁的影响,产业特征、产业内部结构及其互动关系,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和模仿性以及制度的正式与非正式制约形式会给企业的结构和创新带来影响,进而作用于企业的竞争优势(MikePeng,2000,2002)。在过去10年,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压力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而创新是突破现有技术和流程障碍,满足市场需要的最主要方式。Porter&Linde
7、(1995,2006)通过对全球29家化工企业的181项预防废物的措施案例研究分析,发现只有1项增加了净成本,他们认为,面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企业不得不采取新的生产方式或改善原有的技术生产模式来应对环保管制,这种创新提高了资源生产率,从而带来了补偿收益。M.Porter&C.Linde(1995,2006)将应对环保管制而进行的创新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在污染发生后把污染处理费用降到最低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这些方法是解决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资源以转化为可利用的生产要素,这些创新技术往
8、往是把有毒材料和排放物质转化为可用的物质或研究废料的回收和二次利用或二级处理,创新的回报包括资金的和材料;第二类创新形式是通过提高资源生产率来解决污染的源头问题。这类创新是从污染的防治为主,比第一类以治理和二级处理污染要重要并且更有意义,创新回报包括更有效的利用特定的投入要素、获得更高的生产以及更出色的产品。通过案例研究,Porter&Linde总结出环境监管利于资源生产率的提高,监管的作用和意义在于制造压力,激励创新;通过监管来改善环境质量,提示企业增加资源利用效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