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城市意义的批判与建构

美好生活城市意义的批判与建构

ID:33320549

大小:613.1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4

美好生活城市意义的批判与建构_第1页
美好生活城市意义的批判与建构_第2页
美好生活城市意义的批判与建构_第3页
美好生活城市意义的批判与建构_第4页
美好生活城市意义的批判与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好生活城市意义的批判与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11年第2期学习与探索No.2,20ll·当代哲学问题探索·美好生活:城市意义的批判与建构李兰芬8,6(苏州大学a.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b.哲学系,江苏苏州215123)摘要:城市与生活的关系构成城市意义研究的基本问题域,让生活更美好则是批判与建构城市意义的核心价值场。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对“怎么发展城市”已经创制了一系列实践典范和成功经验,但城市化进程中所滋生出来的、让生活变得更糟糕的城市问题需要我们反思和澄明人类究竟“为了什么发展城市”这一世界性的意义难题。我们应该以生活的名义叩问城市意叉,展开“去生活化”的城市空间批判,倡导一种以“美好生活”为理念

2、规范和引领城市空间变迁的新型城市文明形态。关键词:城市化;城市意义;空间生产中图分类号:B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11)02—0014一06从以工业为基础走向以城市为基础的城市革命作为“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的变量”已构成人类现代化的目标、过程和结果。一个现代化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城市化社会。全球40个最大的城市群孕育了18%的世界人口,创造了世界产值的66%,全球85%的科技创新都诞生于城市⋯。在未来的20年时间里,人类社会将有70%的人居住在城市里,这将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格局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样态。城市意义乃是一种以本体论、认识论、生存论的多元视

3、角,对汇集、附载、传承、集聚人类财富、权力、信息乃至全部生活方式的城市指称、城市观念、城市功能、城市形态、城市变迁的生发逻辑及其实际效用考量的价值论论域。城市意义的批判和建构,则是人们关于“为了什么发展城市”、“城市又发展了什么”和“该怎么发展城市”等问题进行经验的、科学和有伦理性的自主选择和责任担当。经验性的反思和批判主要表现为市民个体对经历过的城市生活、城市事件的反省性的心理感受以及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描述、体会和感悟;科学性的反思和批判则主要呈现为市民群体面对快速推进中的城市建构或蘑新建构所遇问题,通过主体间性作用下的集思广益、众意谋划以组合缓解城市问题和规范城市发

4、展的理性力量;伦理性的自主选择和责任担当,则深刻表达城市意义的反思和批判是以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为基本点、以收稿日期:20lO—ll—10作者简介:李兰芬(195卜),女,江苏张家港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政治伦理和管理哲学研究。·14·追求城市发展的生活性为动力、以提升城市发展的“意义感”为品味的,因而具有强烈的创造性、合理性和道德性。当代中国城市意义批判与建构的运思指向主要有二:一是因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实践战略和深度推进而日渐突显城市意义问题的严重性和建构的迫切性;二是将彰显城市功能、城市形态、城市研究的价值整合和时代转型,即由“怎么发展城市”的技能知识性诠释向“为了什

5、么发展城市”、“需要何种城市”的目的价值性求证转型。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建设而言,经历了30多年改革开放的摸爬滚打,对“怎么发展城市”已经创制了一系列实践典范和成功经验,诸如广东深圳、上海浦东、江苏苏州等等。但是,或许是受中国城市发展阶段性的制约,或许是受世界城市发展格局性的影响,关于“为了什么发展城市”、“需要何种城市”等问题还尚未引起国人的深切关注。中国和世界城市化运动中所滋生出来的、让生活变得更糟糕的城市问题,诸如交通堵塞、人群拥挤、空气污染、水源短缺、房价高昂等等一再警示人们,“为了什么发展城市”、“需要何种城市”是一个远比“怎么发展城市”更需要反思和澄明的时代

6、问题。“美好生活”将在规范和理念双重意义上统摄并超越“怎么发展城市”的技能知识性诠释,以求对“为了什么发展城市”、“需要何种城市”的时代问题作出生活论视阈的城市意义考量。一、以生活的名义叩问城市意义为了弄清究竟“为了什么发展城市”和为了万方数据达到所期待的城市人们究竟又该“怎样行动”的问题,必须倡导一种能够得到大多数人最大认知和共识的城市价值体系作为生活路径——这种城市价值体系能告诉人们什么是“好”的城市,什么是“恶”的城市。在城市化运动中应该追求什么和避免什么。尽管这种价值体系在城市化进程的起步、加速、基本实现、完全实现等不同阶段必然会呈现出不同层次的战略战术目标和行为规范准

7、则,但它始终主导、掌控和统领着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的内在要求和变迁逻辑,因为城市发展无法摆脱人自身的视角、无法排除人之为人的生活方式、价值期望和行为规范。人类社会文明史表明,作为和农村相区别的、代表人类聚居趋势的、以“开放、交流、传播和融合”为文化特色的城市形态,其意义远远超越于以血缘、地缘为生活纽带的农村社会,而更多地取向于人的生活空间的社会拓展性。迄今为止,城市是人类社会负载国家、政府、政治、宗教、市场等等最有效的组织方式,在这个意义上可以确信地说,一部“世界史就是人类的城市时代史”。“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