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317870
大小:437.78 KB
页数:205页
时间:2019-02-24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tx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请使用IE7或IE8预览本页,个别文件很大超过5M,请等几分钟后再下载!谢谢![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txt[下载这本Txt小说]悠悠书吧-www.uus8.com-精品电子书在线阅读-下载-txt+chm格式QQ群16861722(已满)36511999最聪明的傻瓜提示你:长期看电子书有损视力健康,建议购买实体书卓越网购书货到付款全场免运费http://www.amazon.cn/?source=shipengort-23开始阅读》》》》》》》》》》》》中译本绪言:贝尔学术思想评介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是当代美国
2、重要的学者与思想家。他在战后西方的社会学、未来学与发达资本主义研究诸领域据有领先地位。五十年代以来,贝尔一直在哥伦比亚大学一九五二至一九六九和哈佛大学一九六九至今担任社会学教授,参与创办了在美国社会科学界声誉遐迩的刊物《公众利益》PublicInterest。一九七二年全美知识精英普测时,他曾以最高票名列二十位影响最大的著名学者之首。近年来,他作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二○○○年委员会”主席,批判社会学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在欧美思想界声望益高,颇具影响。贝尔的主要学术著作与编撰文集计有:《美国的马克思派社会主义》一九五一、《意识形态的
3、终结》一九六○、《极端右翼》一九六四、《今日资本主义》一九七一、《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一九七三、《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九七六,以及新近发表的《蜿蜒之路》一九八○。上述著作中《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一书在我国已有译本。这里译成中文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是译者征得贝尔教授的许可之后,旨在介绍新知、扩大学术交流的一项努力。鉴于贝尔的特殊学术地位及其理论上的相对难度,也考虑到《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的经典意义,有必要在开卷之首作些背景解说与内容提示,以助我国读者的理解与思考。一、贝尔的学术思想结构作为当今美国主要的批判社会学家,贝尔在学术与思想结构
4、上与众不同。用他自己反复强调申明的话来说,他“在经济领域是社会主义者,在政治上是自由主义者,而在文化方面是保守主义者”。这种“组合型”思想结构已在美国学术界得到承认和重视,并被当作一种典型的“现代思想模式”加以评论。但对中国读者而言,贝尔这种思想倾向可能有悖于传统区分标准或“非此即彼”的判断习惯,从而引起困惑或误解。因此,若要比较准确地评价贝尔的理论,首要的前提是把握他历经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三大现代思潮冲击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应复杂立场。贝尔与马克思主义 贝尔一九一九年生于纽约一个东欧犹太移民家庭,自小随寡母备尝艰辛,又处
5、于文化同化的压力之下他的家族原姓波诺斯基,后由其叔父改为贝尔,对贫富悬殊的社会差异和不公正的排犹倾向深有体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和革命运动促进了他的思想早熟。十五岁那年他便向拉比宣布他不再信奉上帝,转而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上街宣讲革命道理。像其他后被称为“纽约文人”的犹太裔进步青年一样,贝尔一度思想激进,在社会与经济问题上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这不仅驱使他在大学选择了社会学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也为他成名之后在同行中博得“精通马克思”的声誉准备了条件。然而,贝尔青年时代的激进经历并未使他变成马克思主义者。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课程及任教初期,
6、正值左翼文化运动退潮,大批同路人知识分子因对苏联政策不满,对国际共运幻灭,转而拥护罗斯福新政,肯定并颂扬美国民主传统。四十年代末,以莱昂乃尔·屈瑞林为首的纽约文人暨《党派评论》集团主动引导美国知识界的思想转变,重建“新自由主义”学术思想体系。作为纽约文人中的后起之秀,贝尔积极地参加了战后的历史反省和文化大讨论活动,并在总结三十年代左翼运动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意识形态终结论”,即认为美国与西欧知识分子在放弃了激进理想和社会革命立场之后,普遍地“接受福利国家、权力分散、混合经济和多元政治概念。在此意义上,意识形态的论争时代业已结束”
7、。这一时期贝尔确立了他居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政治自由主义立场,既继承左翼知识界对资本主义实施理论批判的传统,抨击麦卡锡反共、反民主右翼思潮;又以左翼运动过来人的体验批评社会主义革命的“乌托邦”倾向,主张循序渐进的政治改革和经济平等,藉此“为知识界的适度与自尊确立基调”。这种带有“激进”色彩的自由派“第三条道路”当然同马克思主义大相径庭,但持有这种立场的知识分子往往成为从内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重要力量——贝尔在这一类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贝尔在政治自由主义和经济社会主义之间的交错渗透现象有它深厚的文化与种族渊源。身为移民后代,贝尔在青
8、年时代自认是处在美国文化边缘的“精神漂泊者”。当他同其他纽约文人相继成名之后,又深感“世代流浪,有家难归”的精神焦虑。犹太思想传统、欧洲文化背景和俄国革命的感召固然给予贝尔重要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