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285705
大小:4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3
《社会和劳动保障局工作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08年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局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促社会和谐、保奥运平安为总目标,结合劳动保障实际,按照年初的工作部署,重点围绕实现“五无”目标,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一、取得的主要成绩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围绕贯彻落实市县文件精神,完善政策和服务、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培训、推进自主创业、开展“春风行动”、“大学生就业服务月”,特别是加大零就业家庭帮扶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力度。截至12月底,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7%,控制在市定指标以内;失业人员推荐就业26
2、90人,完成了全年任务的160%。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3537人,完成全年任务指标的117.9%。共帮助14户零就业家庭通过灵活就业和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全部实现就业,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开发社区就业岗位3774个。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6292人,完成全年任务指标的157%。创业培训360人,完成指标的180%。培训后就业率达到72.76%。城镇就业转失业人员培训207人,完成指标的103.5%。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全面扩大。大力推进“老年保障”和“新农保”制度。目前我县已有46582名城乡无保障老年人领取了每月200元
3、的福利性养老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87%,圆满完成全年任务指标。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基本医疗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2667人、53889人、72683人、28949人、86161人;基金征缴金额分别达到25768.57万元、2423.34万元、1312.55万元、629.67万元、67889万元,同比增幅均为10%第8页,共8页以上。同时,今年无业居民被纳入了医疗保障范畴之内,实现了医保制度全覆盖。目前我县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劳动关系成效明显。日常巡查企业977家,查处违法企业272家,涉及员工
4、5900人,追回拖欠职工工资535.66万元,补签劳动合同3110份。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711件,同比增长48.3%。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举报投诉、政策咨询16649人次。其中有两项工作非常突出:一是从建筑业建立“三个账户”、实行实名制入手,建立解决农民工拖欠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加大专项查处力度,确保“无拖欠工资现象”。二是《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深入分析,提前制定预案,加强监控,全县没有出现大规模集中裁员风潮,保证了“平安奥运”的实现和劳动关系的基本稳定。由于工作突出,我局被评为“北京市奥运会、残奥会期间信访工作先进集体”.二、主
5、要措施2008年是奥运之年,劳动保障部门虽然不直接为奥运服务,但作为民生的核心部门,为奥运的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的氛围是08年的最高任务。同时,今年还是劳动保障制度改革力度较大的一年及《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几部新的劳动保障法律实施的启动之年.以此为契机,我局不断解放思想,推动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取得了一些成绩。(一)健全机制,落实责任。第8页,共8页年初,我局将全年的重点工作逐一分解,与主管副局长、相关科室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制。实行重点工作季度督办通报制度
6、。完善了局各科室考核办法,并根据各乡镇、街道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和失业人员规模不同的特点,对各乡镇社保所的考核制度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使目标责任制更趋于科学化、合理化,充分调动了全局上下和乡镇社保所的积极性。(二)加大零就业家庭帮扶工作力度。为加大“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力度,根据我县“零就业家庭”实际情况,我们在《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方案》的基础上,以县政府名誉出台了新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关于加强帮扶工作确保辖区内无零就业家庭的补充通知》),放宽了“零就业家庭”成员享受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的年龄范围。同时对零就业家庭成
7、员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提供技能培训援助,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帮助其尽快实现就业。(三)深化“手拉手”就业协作机制,大力输出城乡劳动力。一是以“春风行动”和再就业援助月活动为契机,与乡镇政府联合,举办“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和农转非未转工人员专场招聘会。在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中,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的867家用人单位为我县广大农村劳动力和外地进京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岗位近6400个,共有2567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通过跟踪调查已进入工作岗位的有1021人。二是按照市局统一部署,开展了“大学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服务月
8、期间,在职介中心专门设立了高效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并与县人才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了两次大学生专场招聘洽谈会。活动月期间共有35家用人单位提供了115个就业岗位,通过双向选择,共有27人与用工单位达成就业意向。三是充分利用“手拉手”就业协作机制,为来自震灾区的务工人员开启“绿色通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