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裴斯泰洛齐的农村成人教育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01年12月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Dec.2001Journalof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Beijing第17卷第4期(SocialSciencesEdition)Vol.17No.4论裴斯泰洛齐的农村成人教育思想郑富兴(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df〔摘要〕裴斯泰洛齐的农村成人教育思想是法国资本主义启蒙运动和他本人生活经历的产物,它是裴氏对近代资本主义民众教育的乌托邦式构想。其中,技术训练和道德教化相结合的实施方式,通过理性治家
2、教育培养民众资本主义精神,是近代西欧实现由封建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发展的一种教育学解释,对于今日中国如何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仍有重要启示。〔关键词〕裴斯泰洛齐;农村成人教育;家庭教育;宗教教育〔中图分类号〕G5221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01)04008705裴斯泰洛齐(1740~1827)是瑞士著名的资产阶性,缓解农民的贫困,打开他们的眼界———“看到他们级民主主义教育家。他所处的时代,正是瑞士由封建的使命,他们生活的价值,以及他自身被埋没的心[1][1]农业社会向资本
3、主义工商业社会过渡的时期,农民遭灵”。但是这种思想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作者受封建主、旧教会和新兴资本家的双重压榨所形成的所处时代的特点和个人主观生活经历的产物,确切地贫困、愚昧和奴性促进了具有深切同情心的裴斯泰洛说,是卢梭的启蒙思想与裴斯泰洛齐帮助农民的渴齐的思想发展,形成了他通过教育来发展人性从而改望、爱心及其实践的结果。造社会,消除农民贫困、愚昧和奴性的教育理想。这卢梭的资本主义启蒙思想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反映在其早期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中。而他的对民众教育要求的反映。18世纪70年代以后的工农村成人教
4、育思想则是这种理想的最直接表现。由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资产阶级在政治于时代和作者自身的局限性,他不能真正认识农民贫上、经济上逐渐取得了地位,但实行蒙昧主义教育的困、愚昧和奴性的客观原因,因而也就找不到实现他封建主和天主教势力仍很强大,农民依旧处于贫困和的教育理想的根本途径。因此,这种教育理想只是一愚昧之中。工业发展对民众技术教育的要求和取得种乌托邦式的天才构想。但是,它是欧洲现代成人教民众的政治支持促使资产阶级必须改变民众无知无育的思想先声。真理往往孕育于最初的萌芽之中。能的状态。在资本主义发展早
5、期,入城成为产业工人探讨西欧近代社会转型时期裴斯泰洛齐对农村成人的农民无论技术还是观念上都得改变以适应社会的教育的思考,对于今日中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仍有变迁。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创造的变革年代。而此重要启示。时的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后的又一次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而其代表人物卢梭、爱尔维修等启蒙思想家都有着通过教育复苏一、裴斯泰洛齐农村成人民众理性,发展民众品性以改变现存社会的信念。由教育思想的根源此导致了民众教育的兴起,成为现代成人教育的早期形式。这既是那个时代要求的反映,也是裴斯泰洛
6、齐裴斯泰洛齐的农村成人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于他教育思想的客观依据。故而,不少学者把卢梭称为裴那本成名作《林哈德和葛笃德》里。该书的内容和特斯泰洛齐的精神之父。色是它通过乌托邦式的构想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教育裴氏农村成人教育思想也有其主观思想的原因,信念和理想———通过民众教育来发展人的智慧和品这就是裴斯泰洛齐本人的生活经历。他所处的时代〔收稿日期〕20010105〔作者简介〕郑富兴(1974—),男,四川隆昌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88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2月是18世纪
7、末19世纪初。当时瑞士是一个山区小国,带到远离城市的纯朴的大自然中进行教育。裴斯泰农业由于文艺复兴和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处于根本洛齐重新解释了卢梭的人性论,认为人具有据情欲来性的变革之中:传统的“三田经营法”由于引进新的植攫取需要的天性“,如果不加拘束任其自然发展,则愚[2][330]物和使用化肥变为轮作制。但是,越来越重的苛捐杂昧、强暴、猜疑、危险、寻仇、残忍等性格”便会税使得土地的大部分收成不得不用于交税。而且人摧毁社会,但是,人又具有天然能动性(天赋自由)。口不断增加使可耕面积普遍相对减少。当时兴盛起因
8、此,裴氏没有象卢梭那样逃避现实,而是提出改变来的纺织业和钟表制造业等工业吸纳了部分无地农社会的主张。成人是社会的主体,通过教育改造成人民,但工业生产不仅没有使农民相对富裕起来,反而的劣性,发展其本性,从而改造社会。作者采取的改[1][119]对无地农民和手工业者加强了剥削。加上连年造措施便是坡那镇新政。新政其实是一种移风易俗宗教战争及起义叛乱,农民仍陷于贫困和愚昧的泥淖的乡民改造教育。这真正体现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