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语文学习的“四敢”与“四感”

小议语文学习的“四敢”与“四感”

ID:33256892

大小:59.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3

小议语文学习的“四敢”与“四感”_第1页
小议语文学习的“四敢”与“四感”_第2页
小议语文学习的“四敢”与“四感”_第3页
小议语文学习的“四敢”与“四感”_第4页
小议语文学习的“四敢”与“四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议语文学习的“四敢”与“四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议语文学习的“四敢”与“四感”-大学语文论文小议语文学习的“四敢”与“四感”摘要: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充分感受民族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学习中充满激情和探索精神,需要教师的智慧和高超的课堂组织能力,尤其是精美合理的课程设计。语文教学中的“四敢”与“四感”,是笔者在教学中得出的心得和体会。关键词: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四敢”“四感”教学心得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和学生共同享受着学习语文的无限乐趣。笔者希望自己的课堂上一直有书声、有笑声、有争论亦有沉思,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使每个学生有机会展现自我,充满自信。所以,笔者向学

2、生提出了学习语文的“四敢”——即敢读、敢说、敢想、敢写,并在此谈一谈笔者的四点感想。一、敢读——用心灵拥抱语言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从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很多学生对诵读不屑一顾,认为文章只要看懂了即可,何必要读出声呢?殊不知,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妙,只有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才能得到升华与体现。笔者鼓励每位学生每天坚持诵读至少30分钟,而笔者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很多学生感同身受,加入到读书群体中。有了读的自信,再培养读的能力,就显得

3、尤为重要。把课文读通,对多数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朱熹《训学斋规》有言:“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1]这段话,千百年来被文人墨客视为至理名言,问题在于这样读书,有人不屑一顾,有人不以为然,有人不了了之,也有人不知所措。学生的读书水平普遍不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把功夫扎扎实实地用在读原文上,这也是学好语文的金玉良言。课本上的文章都是屡经锤

4、炼的经典文字,让学生坚持读通读顺原文,这是笔者给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以情带读,读中悟情”。[2]这告诉我们诵读要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只有真正做到与作者同欢娱共悲切,才能情出肺腑,语同己出。在教学《海燕》一课时,学生在笔者的描绘中仿佛来到了春光灿烂、杨柳依依的田野小河边,在无限明媚的春光中,学生读到了“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

5、小燕子”。在情景陶冶中自然而然读出了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而对《春》中描写花的段落的指导朗读,我们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当时正是姹紫嫣红的三月天。学生在初读“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句时感觉平淡无奇。这时,笔者突发奇想,进行了引读:“同学们,春光多么明媚,看‘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边读边引导同学往外看,教室外一大片果园)呵!好美呀!‘红的……’(教师随即引读,随后闭

6、眼呼吸,感受花中的甜味)”。学生情感上得到了共鸣,对花朵描写的语句读得也自然精彩万分。而一些融汇着浓浓人文情感的文章如《回忆我的母亲》《我的老师》《小巷深处》,教师更要投入其中,以情范读,感染学生,自然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著名小学特级教师王菘舟等特别强调要求学生带着感情去全神贯注地读书,特别强调以情带读的重要性。在课堂上,笔者经常组织学生集体诵读,让学生们从文章激昂、热烈的文字中,感受到文章的奔放美。在“冲啊!为邱少云同志报仇”的呼喊声中,师生的心灵都久久不能平静。个别读,从文章低沉、缓慢的文字中感受到文章

7、的深沉美。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诉说中,学生个个热泪盈眶。敢读书,也就踏上了学好语文的第一步台阶。二、敢说——用自信浇灌课堂新《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意味着课堂上应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正如魏书生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课堂上,师生有情感互动,有智慧共生。学生聪颖的头脑,闪光的智慧火花往往会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这一切只需要一点,那就是学生身上蕴藏的自信的力量

8、。有了这种力量,才能使他们敢说,敢于不断涌出奇思妙想。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他们希望自己的表现得到同学们的赞叹和认可。但长久以来,老师忽视了学生的表现欲,当他们心中涌出激情的火花时,我们没有及时培育,而是浇灭了它。我们只有还学生以自信,把学生看成一个发展中的人,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生龙活虎,光彩夺目。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