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学点“空巢”现象令人忧

农村教学点“空巢”现象令人忧

ID:33253441

大小:54.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2

农村教学点“空巢”现象令人忧_第1页
农村教学点“空巢”现象令人忧_第2页
农村教学点“空巢”现象令人忧_第3页
资源描述:

《农村教学点“空巢”现象令人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村教学点“空巢”现象令人忧-关爱空巢老人论文农村教学点“空巢”现象令人忧  我是一名基层政协委员,近来下乡发现,农村教学点日益严重的“空巢”现象令人忧思。  校舍简陋,“人走校空”  我所任教的宝丰镇,是竹山县的教育大镇,全镇有11个教学点。其中,深沟教学点目前仅有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人,2名教师。原来只有几间年久失修的平房,每到雨季,“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老师下班的时候,一定要把粉笔盒放在一个雨淋不到的地方,生怕粉笔被雨淋湿。操场则是刮风天像沙尘暴,下雨天满是泥泞。2013年,在郧阳师专的援建帮扶下,该教

2、学点建好两间新教室,但仍只是杯水车薪。  和深沟教学点一样,很多教学点办学条件差,导致生源流失。很多农村教学点都是“裸教学楼”,没有围墙、操场、宿舍等,除了教学楼和简易厕所外,再无其他配套设施。教学设备上,除了陈旧的黑板和缺角少腿的桌凳外便再别无他物。教师上课“一根粉笔打天下”,与城镇小学的差距越拉越大。  农村教学点除了校舍简陋,布局也很不合理。有的离中心完全小学或村小较近,该拆而没有拆;而有的地方有生源却缺乏教学设施,孩子们往往要跋山涉水十多里去上学。学生数逐年减少,是乡村教师最为忧虑的事情。随着城乡一体化的统筹推

3、进和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许多校舍即将成为“空房”。  3个年级一个家,一个教师12个娃  在马场教学点,有学前班、一、二年级共12名学生,其中有9名留守儿童,3个年级组成一个“家”。吴华忠是这所学校唯一的教师,在这里一呆就是38年。去年8月中旬,吴华忠向教育主管部门递交了申请书,申请退休后继续留校任教,申请得到批准后,吴华忠心里才踏实下来。他坚守着心中的梦想,也守望着深山的希望。  虽然只有12名学生,但教学任务极为繁重。吴华忠每学期要写十多门课的教案。上完一年级的课,接着上二年级的课;讲完语文,

4、又讲数学;忙家访,写家访日记……样样都不能马虎。因为3个年级12个学生同时上课,他就把黑板分成了三部分:左边写一年级的生字,中间写二年级的生词,右边区域空着给不同年级上课进行板书,一个备用的小黑板上还画着拼音格子。  上课时,吴华忠布置学前班的孩子做认识拼音游戏,一年级的孩子复习学过的生字组词,二年级的孩子读书,找出相关词语。二年级学生的朗读一结束,一年级学生也在黑板上组好词回到了座位……在艰苦的条件下,吴华忠总结了一套“多级合作,以高导低”的复式教学方法。  学校没有体育设施,为了让孩子们锻炼身体,吴华忠就组织孩子们

5、进行拔河、踢毽子、打陀螺、滚铁环、掰手腕、老鹰捉小鸡、猫捉老鼠等传统游戏。为了保证孩子们能够安全回家,每逢雨天,吴华忠就护送孩子们一个个过河。河水涨了,他就将他们一个个背过河。  “年轻教师都不愿意来这里教书,我不晓得自己还能撑多久……”看到孩子们一个个的转走,年轻教师又不想来农村教学点任教,吴华忠表现得忧心忡忡。  师资力量薄弱是农村教学点面临的现实问题。很多农村教学点长期由本乡、本村的“民转公”老同志支撑着,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基础较差,且一个教师同时兼任几个年级的课。与中心学校相比,在学历、年龄以及

6、能力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教学水平大大低于中心小学。这些问题导致的农村教学点“空巢”现象着实令人担忧。  【作者单位: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中心学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