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关于中职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ID:33253159

大小:59.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2

关于中职生就业问题的思考_第1页
关于中职生就业问题的思考_第2页
关于中职生就业问题的思考_第3页
关于中职生就业问题的思考_第4页
关于中职生就业问题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中职生就业问题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中职生就业问题的思考-就业指导论文关于中职生就业问题的思考摘要:中职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学生在面对新的社会角色和工作岗位的选择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应分析中职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关键词:中职生;就业;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52-03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3年初的报告显示:2012年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达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数

2、增加了1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是本世纪初的6倍多。另外,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不仅技术工人短缺,普通工人也短缺,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对显性就业的影响加大。另据“前程无忧”的一项调查结果,人才市场未来长期的发展趋向是:有新知识、高技能及良好品质的人才有就业机会,一般的大学生就业并无优势。从以上两项调查结果不难看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内就业的总体趋势是有利于中职学生就业的。然而,当前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怎样呢?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天津市电子信息高级技术

3、学校是一所以电子电工类专业为主的中职学校。学校一直在竭尽所能地为毕业生寻找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但实际情况如何呢?在校园里,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议论:“学校就会给咱们介绍流水线的操作工工作,与不上学被招进去的打工妹没有一点区别,操作工我可不愿意干”,“我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工作,别人去哪儿,我也去呗,不要我再说”,“我已经发动爸妈帮我想办法了。上届那几个去了××公司的同学不还是被辞退了嘛,工作难找啊”。可见,中职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就业满意度较低。究其原因,中职生与高中生相比虽多了一些专业技术特长,但中职

4、生理论水平明显不如高校生,技能水平比不上高职生,要想找到满意的工作比较困难。与此同时,学校的就业工作难度也很大。一方面,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技能水平甚至是地域差别等因素为毕业生寻找适合的公司和岗位;另一方面,学校还要接受来自各类企业的挑选与同类学校进行竞争,为本校学生的就业情况买单。加之学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不理解,进一步加大了就业工作的难度,最终形成了中职生总体就业难、稳定性差、就业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中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针对中职生就业的现状,笔者认为,影响中职生就业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

5、方面。一是中职毕业生自身的心理状态。首先,大多数中职毕业生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工作岗位的认识不够,在面对即将就业的事实时毫无准备,从而产生心理恐慌,不知所措。其次,很多学生对自身价值分析估计不足,就以之前学生议论的流水线操作工为例,流水线工作具有高效率、低成本、有章可循、工作内容标准化、工作方式制度化、易于熟练掌握工作方法、工作质量高、比较容易培训员工等优点,而这些优点对于需要尽快掌握工作内容、熟悉生产标准和制度、迅速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角色变化的中职毕业生而言是十分有利的。然而,由于中职毕业生对

6、自身价值估计不足,过于自卑或者过于自负,就产生了冷漠或者排斥的想法,进而发展为盲从心理或者无端攀比,对工作失去信心。再次,部分学生过分依赖家庭,娇气怯懦,缺乏独立面对和处理事情的勇气,无法独自面对自己的未来。最后,还有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够具体,外部条件稍有偏差,便失去应对能力,进而产生焦虑和抱怨。二是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够全面,对就业岗位的优势和劣势宣传不足。学校只注重就业率,而忽视了对学生在校期间各个阶段全面、细致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培训。不仅没能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反

7、而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工作性质和发展前景的不理解甚至误解。三是学生的家庭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就业岗位认识不足。由于家长或者其他家庭成员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一旦学生的家庭成员对学生的就业情况理解错误,就可能直接导致该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发生混乱。四是社会舆论导向的偏差。社会舆论往往倾向于对中职毕业生就业结果的渲染,而忽略了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这样就无法起到双向沟通的作用,降低了学生真正了解岗位和行业背景的机会。解决中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对策通过前面各种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要解决中

8、职毕业生就业的难题,应该相应地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加以改进。(一)引导中职毕业生努力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确立职业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应在学生刚入校和就业前这两个关键时期以开设课程或专业培训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目标、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培训,帮助和引导他们确立自身的职业目标并做好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其实,对于中职生而言,如何从接受普通教育的思维模式转变为接受职业教育的思维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生涯教育。只有做好职业生涯的准备,学生才能有的放矢、更高效地学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