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

中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

ID:33250778

大小:65.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2

中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_第1页
中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_第2页
中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_第3页
中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_第4页
中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一、筛选信息类题答题技巧:1、句中的这(上述、此、这些等)在文中指代什么?此类题答案通常都在指代词不远处出现,大部分可以直接提取,少数题需要对提取句进行简单的加工。2、概括事物的特点(优点、用途、作用):首先通过浏览全文,锁定介绍指定事物特点的段落,然后从每一个段落中分别概括出事物的特点,最后对概括的结果进行加工合并。3、概括情感变化的过程: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从事情的不同阶段找出表达人物感情的语句,然后从中提取关键词,对提取出来的关键词进行加工。4、理解文意类题,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是:在题干代入处所在的段落寻找答案,可以直接用文中相

2、关句子作答,也可以对提取出来的关键词语进行加工。二、深层含义类答题技巧:1、文章以此标题有哪些深层含义?首先找出标题中的关键词语,把形象的词语抽象化,然后联系文章的主旨作答,从而得出其深层含义。2、分析加点词语的含义:首先找到词语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弄清词语所在段落表达的含义,再从形象到抽象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即可得出答案。3、说出句子的深刻含义:将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和具体语境或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然后用浅显的语言表达;解释这个句子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悟,启示,或者对作者说的话的认识:按照从主旨到生活的思路,用主要人物的精神指导自己的生活。具

3、体两种答法:(1)我从某的身上明白了某道理,我要学习某某的精神(品质、性格、态度),在生活中应怎么做。(2)我从某事物身上明白了某个道理,我会接受某事物的教训,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三、审美鉴赏类答题技巧:1、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好在哪里)?(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反映文章的内容、点明主旨;(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作者情感的变化。2、请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套路是:这个词语采用了什么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1)动词生动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或传神刻画了某事物的情状,表现人物的心情。(2)形容词、副词细致地描摹出某人某物

4、的特点,或描绘出一幅怎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什么心情。(3)词语活用题,原意是指什么,这里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什么心情。(4)下面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解释词语的含义,分析句子的意思,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指出加点词语体现出来的语言风格或特点。套路是,不能删,某词的意思是说明了什么,如果删去意思就变成了什么,这样就与实际不符合(表达不够准确),加点词语体现了某文体语言的周密性(生动性),所以不能删去。3、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或自由赏析,以及修辞方法的作用。套路是:分析该句的修辞+修辞方法的作用:比喻,用什么比喻什么,形象的写出了什么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什么情

5、感。拟人,把什么直接当成人来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什么的情状,表达了人物对什么的感情。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什么,突出了人物的什么感情。夸张,夸大或缩小了事物的大小(长度、速度、性能等),突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人物什么情感。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什么,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态度(观点,情感)。设问,开头出现,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通常为引起了对什么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借代,用什么代什么,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引用,引用诗句,通常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

6、优美,或者是为了说明什么。引用故事、神话传说,通常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对偶,使文章节奏鲜明,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美。4、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套路是:人物描写则是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突出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心理、品质。环境描写则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烘托了)一种什么气氛,表达了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某段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的答题套路:此段在开头:(1)引出下文;(2)开头点明故事所要描写(说明、议论)的对象;(3)照应文章标题;(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5)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此段在中间:(1

7、)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此段在结尾:(1)总结全文;(2)解释全文主旨:(3)照应前文;(4)照应文章标题;(5)引人深思。6、文中哪几段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说明你的理由。答题套路:(1)不能,因为这几段和第几段的第几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2)不能,因为这几段存在着逻辑顺序或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或不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7、人物题型:(1)通读全文,概括文中的人物形象。(2)文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3)结合全文,说说文中的人物是怎样一个人。(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