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

ID:23815017

大小:63.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10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_第1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_第2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_第3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_第4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一)在做阅读题时必须有四种意识:文体意识: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去答题语境意识:联系文章中心和上下文答题文本意识:坚信一切答案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答题不能脱离文本题目意识:注意答在问中,从问题中找命题意图和答题要点和要求,注意按分值答题(二)做阅读题的流程:速读,确定体裁和中心→初看题目,明要求,再通读原文→依据要求,确定有效阅读区域,反复斟酌,并作答→复查,是否按照要求作答,是否表述明确。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读准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8、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9、文眼:   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新闻);有时交代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有时交代主要事、物(“物”象征意义);有时还是“线索”。     10、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

3、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12、记叙的线索及作用:     线索: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     (4)时间      (5)地点      (6)作者的情感线索判断技巧:看题目,看议论抒情句,看多次出现的字眼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答题套路:如: 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

4、”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13、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

5、)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 (6)作者情感     14、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使故事情节更集中。      15、语言特色: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

6、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或生动优美)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它“(适当地选入下面词库摘抄的语言)”。      注意: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一定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选用恰当的词语,切莫张冠李戴。 朴实无华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言简意赅,朴素自然    语言简洁———文字洗练意境深邃         节奏明快     文笔凝练刻画传神说理深刻,内容厚重细致传神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

7、题鲜明突出 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清丽隽永的风格,稳健深沉的笔触     意蕴深刻语言深沉缠绵,感人肺腑 深婉隐约,耐人寻味  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       行文起伏跌宕,含义深邃隽永……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6.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象征/联想、想像、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夹叙夹议……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的手法,地写出了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使文章写得“”写作手法:(1)拟人

8、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

9、主。(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