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性探析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性探析

ID:33240594

大小:65.3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性探析_第1页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性探析_第2页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性探析_第3页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性探析_第4页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性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性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性探析-高等教育学论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性探析刘伟(广东药学院)基金项目: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2013年度课题“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价值导向研究”(项目编号:2013ZY017)的阶段性成果;广东药学院2015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医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践性教学的实效性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能否真正落实,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高校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原则和价值基础。社会主义

2、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实践性教学密切联系。实践性教学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以社会为平台”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大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接触生动直观的现实生活、图像和各类资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学习效果。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的意义并不在于理论本身,而在于认识和改造世界,这已赋予实践性强烈的使命性。马克思曾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1]改造世界,无论是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改造主观世界都是实践性的活动,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

3、意识形态,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理论的提出到构建,乃至其所肩负的使命都具有强烈的实践意义。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是深刻理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前提,因而探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实践显得十分必要。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性教育的现实意义1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民族发展的自信中国发展的成就不断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来源实践,是亿万中国人的思想诉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尤其30多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

4、经济体,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而且没有发生过战争,内部保持高度稳定。在这一发展进程的背后,中国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发挥了关键作用,那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探索实现社会主义的“人间正道”。尽管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发展存在种种质疑、偏见,但都不能动摇中国前进的步伐,“历史终结论”“中国崩溃论”“中国不可持续论”也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今天,唱响中国,是向世界表明,中国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以自己的方式走进了世界文明的制高点。今天,中国模式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对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中国是世界上最没有理由被唱衰的国家,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没有理由对自己国家的未来感到悲观的国家。实践

5、的发展也为中国人提供了唱响中国的注脚,那就是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了中国人对这一自信的价值诉求。高校大学生只有读懂自己的历史,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才能成为推动时代进步的积极力量。2有助于大学生凝聚价值共识、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提供思想理论、价值观基础、合法性论证。因为任何制度都是制度和价值的统一,制度是内涵着价值观念体系,一个制度体系实质是某种价值观念体系的制度化,价值观念使制度具有了灵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着丰富深刻的价值理论、价值理想和价值标准,对中国特

6、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上层建筑做了科学论证,为社会大众获得认同,建立信念提供价值支撑。尤其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变革社会秩序的复杂性与稳定和谐的有序性诉求始终考验着执政党和政府,也提出了构建强大导向力、凝聚力作用的国家核心价值观诉求。“24字”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清晰而明确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它能够通过青年群体、社会大众协作力量的发挥,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冲破代表落后生产关系的社会势力的顽强抵抗,积极推动生产关系的历史性变革。3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冲击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益走向多元化、功利化,群体认同的建立充满了不

7、确定性和多种可能,思想导向的难度日益增大。社会认同理论认为,认同感来自情感、理性、意志三个层面。在变革发展的时代,个体或群体的角色身份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不断转换,也会在自我调整和社会适应的过程中,认同意识发生选择性改变。[3]而实践性教学有助于青年学生亲身体验,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实践思维训练,进而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列宁曾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4]引导青年大学生开展各类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