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224369
大小:544.7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2
《每周一练文言文阅读427.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权威高考信息资源门户www.gaokao.com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2题。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今老矣,犹志其一二。先君平居不治生业,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曰:“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遗法也。”先君之遗言今犹在耳。其遗书在椟,将复以遗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其庶矣乎!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曰:“道在是矣,仁者见之斯以为仁,智者见之斯以为智矣。颜、闵由是以得其德,予、赐由是以得其言,求、由由是以得其政,游、夏由是以得其文,皆因其才而成
2、之。譬如农夫垦田,以植草木,小大长短,甘辛咸苦,皆其性也,吾无加损焉,能养而不伤耳。”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成,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学,学者必由读书。傅说①之诏其君,亦曰:“学于古训,乃有获。”而况余人乎?子路之于孔氏,有兼人之才而不安于学,尝谓孔子:“有民人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非之,曰:“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②;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凡学而不读书者,皆子路也。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
3、未有不为病者。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一以贯之,非多学之所能致,则子路之不读书未可非邪?曰:非此之谓也。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而后一以贯之者,可得而见也。(取材于苏辙《藏书室记》)注释:①傅说:商朝政治家。②绞:言语伤人。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手缉而校之缉:收集整理B.然后申之以弦歌申:反复说明C.有兼人之才兼:超过D.其蔽也贼贼:偷窃中国权威高考信息资源门户www.gaokao.com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吾世其庶
4、矣乎广之以读书B.A.甘辛咸苦,皆其性也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傅说之诏其君而况余人乎?D..C.非此之谓也凡学而不读书者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孔子教育人的方法,是从家务劳动、礼节、行为举止开始的B.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成像孔子那样的人,尚且需要培养学习习惯,然后才能有所成就C.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端是恣意妄为D.则子路之不读书未可非邪那么子路不读书,就可以不受到责怪了吗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本文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纲,
5、表达了作者对教育及学习方法的诸多见解。B.苏氏父子都重视读书,作者提出了读书能够“内以治身,外以治人”的观点。C.作者以农夫种田依顺草木本性使其自由生长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育人之道。D.孔子否定死读书而不思考的做法,他认为“一以贯之”是增长学问的方法。10.本文作者与其父、其兄并居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列。(2分)11.用斜线(/)给上文中的划线处断句。(5分)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12.文中“有民人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中国权威高考信息资源门户www.gaokao.com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理国家、管理百姓等方面的实践就是
6、学习,为什么一定是读书才算学习呢?请概括孔子不同意子路这种说法的理由,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子路这一说法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2分)6.D7.【参考答案】B【试题详解】A第一个“其”为语气词,表期望、揣测;第二个“其”为代词“它们”的意思。B两个“以”均为介词,“用”“凭借”的意思。C项中的之,第一个为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第二个为否定句式中的宾语前置的标志词,即正常语序为“非谓此也”。D项第一个“而”连词,表递进。可译为“更”。第二个“而”连词,表转折。8.【参考答案】B【试题详解】B项错在“养之以学”的正确语序应为“以学养之”,就是靠学来不断
7、地取得进步。此为状语后置。B项的正确翻译应该为“像孔子这样的人尚且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取得进步或自我提高,然后才能有所成就”。另外一种速解技巧,此题从常理也可以判断,孔子这样的大学者并不需要培养学习习惯,且与本文的孔子劝学的内容相抵触。B项为错很容易被选出。9.【参考答案】B【试题详解】“内以治身,外以治人”的观点不是作者提出来的。从原文第一段可以看出,“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遗法也。”这是孔子的遗留下来的教化方法。10.苏洵苏轼(每空1分,共2分)11.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