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主体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概念研究

现实的主体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概念研究

ID:33214614

大小:7.03 MB

页数:139页

时间:2019-02-22

现实的主体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概念研究_第1页
现实的主体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概念研究_第2页
现实的主体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概念研究_第3页
现实的主体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概念研究_第4页
现实的主体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概念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实的主体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概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图分类号:UDC:学校代码:10055密级:公开高蕊夫淫博士学位论文现实的主体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概念研究HowtOachievetherealsubject——珈ntheresearchofconceptofsubjectinMarxistPhilosophy一论文作者签旦蕉指导教师王直暹塾援申请学位蜇堂蝗±培养单位蜇堂院学科专业里壶星圭竖蜇堂研究方向当垡里直星圭竖蜇堂答辩委员会主席主王竖评阅人主壬竖二奎焦遂!鄞灌墨筵蝰!萎麽搓南开大学研究生院二O一一年五月南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

2、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登殛蕉2011年5月30日非公开学位论文标注说明(本页表中填写内容须打印)根据南开大学有关规定,非公开学位论文须经指导教师同意、作者本人申请和相关部门批准方能标注。未经批准的均为公开学位论文,公开学位论文本说明为空白。论文题目申请密级口限制(≤2年)口秘密(410年)口机密(≤20年)保密期限20年月日至20年月日审批表编

3、号批准日期20年月日南开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盖章(有效)注:限制★2年(可少于2年);秘密★10年(可少于lO年):机密★20年(可少于20年)南开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根据《南开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收藏和利用管理办法》,我校的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均须向南开大学提交本人的学位论文纸质本及相应电子版。本人完全了解南开大学有关研究生学位论文收藏和利用的管理规定。南开大学拥有在《著作权法》规定范围内的学位论文使用权,即:(1)学位获得者必须按规定提交学位论文(包括纸质印刷本及电子版),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研究生学位论文,并编入《南开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

4、全文数据库》;(2)为教学和科研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等场所提供校内师生阅读,在校园网上提供论文目录检索、文摘以及论文全文浏览、下载等免费信息服务;(3)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南开大学向教育部指定单位提交公开的学位论文;(4)学位论文作者授权学校向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电子出版社提交规定范围的学位论文及其电子版并收入相应学位论文数据库,通过其相关网站对外进行信息服务。同时本人保留在其他媒体发表论文的权利。非公开学位论文,保密期限内不向外提交和提供服务,解密后提交和服务同公开论文。论文电子版提交至校图书馆网站:http://202.

5、113.20.161:8001/index.htm。本人承诺: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南开大学学习期间创作完成的作品,并已通过论文答辩;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纸质本论文的内容一致,如因不同造成不良后果由本人自负。本人同意遵守上述规定。本授权书签署一式两份,由研究生院和图书馆留存。作者暨授权人签字:登2≥蕉2011年5月30日南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论文题目现实的主一c奉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概念研究姓名孙乃龙学号1120080467答辩日期2011年5月27日论文类别博士国学历硕士口硕士专业学位口高校教师口同等学力硕士口院/系/所哲学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电话l

6、3920547576Emaildx-0099@163.corn通信地址(邮编):备注:是否批准为非公开论文否注:本授权书适用我校授予的所有博士、硕士的学位论文。由作者填写(一式两份)签字后交校图书馆,非公开学位论文须附《南开大学研究生申请非公开学位论文审批表》。中文摘要本文以主体的普遍性与个体性关系的变化发展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完善为中心线索,考察了哲学发展史中的主体概念。在古希腊,主体概念诞生的最初意蕴在于人不断地寻求一种能够解释自身和万物存在的普遍性依据。由此,主体的普遍性与个体性关系问题就摆在了人们面前。古希腊哲学家试图找N-者的契合点,但在本体论思

7、维范式的导引下,他们将自然实体或抽象的理念看作主体,大都是用普遍性统摄个体性。中世纪将普遍性诉诸上帝,上帝成为了毋庸置疑的主体,从而走向了否定人的道路。面对中世纪哲学对人作为主体的窒息,近代哲学家对普遍性的追求延续了古希腊哲学的传统,只是他们不从外在世界本身去寻找,而是转而向内,通过寻找知识的确定性,来理解主体。主体就成为了认识主体,这开启了思辨哲学路向上探讨主体的道路。然而,近代主体概念面临着两个困境:一是在确证其个体性时不得不切断与外部世界、与他人的联系,即切断与普遍性的关联,二是近代主体的普遍性囿于抽象,无法克服现实历史中普遍性与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