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214230
大小:71.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2
《生产车间2015年工作总结暨2016年工作打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5年工作总结暨2016年工作打算2015年,嘴棒车间厂领导的支持和带领下,截止11月底完成产量98.75亿支。在厂部质量管理提升年的引领下,产品质量取得一定进展,但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给车间敲响了警钟,也给后期质量提升指明了方向。设备管理在生产及设备科帮助下,展开了设备三级保养及周检修制度,设备运转状态提升明显。精益生产及5S管理推进更极大的改善了现场管理,一定程度提升了员工素养。全年围绕厂部十项重点工作,车间积极配合牵头部门,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进展。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车间在完成各项基本日常工作之外,在赵厂长领导下及相关部门帮助下,重点推进了以下工作。一、精益生产1、精益生产流程
2、在企管、生产、质检部门的帮助下,重新梳理了生产流程,剔除冗余流程,注重影响效率、质量的环节,优化了生产与配送之间的衔接;增加了检验流程及关键点控制程序。2、精益设备三级保养在设备科指导下,车间完善了三级保养项目内容、要求等,制定了详细的保养记录表,并坚持实施、配合检查,设备保养效果明显提升。3、精益在线质量检验控制改进在线质量检验模式,采取在线生产时间段的区间混合样抽检模式,改变原孤立时间节点的模式,有效的提升在线产品质量,一方面可以发现在线生产环节中的更多质量缺陷,利于及时整改,一方面较之前更有效的防止了批量质量缺陷。利用现有检验仪器改进记录方式为原始测量数据粘贴,包含测量时间等,增
3、强了数据真实性及追溯性,并完善班组质量交接。4、精益维修验证及过程记录要求车间内部各项维修均以维修单的方式进行记录,并由机台、检验员、车间管理人员确认,一方面认定维修效果,核定维修工作量,另一方面,有利于维修技能的总结提炼及传承。5、精益在线运转交接班记录针对产品特性,改进原有交接班记录,重点转为在线生产情况,并完善机台交接项目,改进机台首检项目及质量问题隔离追溯处置记录,更直观体现当班在线生产控制情况。6、精益工艺参数因设备、技能等多方面存在差异性,车间产品规格型号多,指标各不相同,车间根据情况,抽调人员开展一机一卡的数据收集整理工作,目的是针对不同设备生产相同或不同产品时,制定适合
4、该机组的最优工艺参数,形成具有实效的一机一卡,此项工作目前处于初步收集阶段,后期将重点开展。二、构建车间生产管理的一机一档在上述精益生产控制的基础之上,构建车间生产管理的一机一档,包含设备、质量、工艺等。设备类:1、设备基础信息:企业内设备编码、设备铭牌、参数、尺寸、功率等。——基础管理,设备性能了解。2、大中项修(内容、鉴定等)记录、轮保检修记录。——用于设备能力鉴定。3、日常维修清单。——用于目的性维保、中、项修、技改,故障率统计分析,技术的总结、提取、传承。4、换件:——便于跟踪统计配件质量、使用寿命、磨损程度、预警、周期性换件。5、改造提升(含小改小革)质量类:1、日常检验数据
5、归档,保留原始数据2、质量问题(反馈)整改记录归档3、检验仪器数据定期转存归档工艺类:1、构建一机一卡(2016内重要工作)2、工艺检查、变更、改进记录归档3、各产品工艺参数记录三、积极推动5S管理1、打破固有观念,克服困难,配合厂部积极推动5S管理,现场得以大幅改观。2、利用搬迁奖励,统一配备水杯,定置摆放,树立5S管理的基础认识。3、以修理、检验为突破口,树立车间5S管理看点,带动其他部位及机组的进步。4、以机组为单元,明确责任,构建班长、组长责任制,设立内部5S奖励基金,奖优罚劣。5、强化5S考核,5S管理手册精简提炼车间项目内容后分发到机台。四、蚌烟项目组课题实施1、蚌烟发射爆
6、口、堵塞控制改进课题自6月17日起,在厂领导的重视下,车间按照厂部决策,执行首检隔离及24+6的库存固化模式后,蚌烟反馈数量明显降低,较大反馈仅在11月28日出现一次,总体厂部对策实施有效。2、热熔胶改用白乳胶替代课题车间在乳胶车间配合下,调配具有快干性能的乳胶,初步利用生产淡季在23型设备上进行了改造调试,最快成型速度达到240米/秒,但存在部分细节需进一步完善,但因23型改造并非最终目的,仅做尝试行验证,后期将利用生产淡季,采用K2进行改造测试,并将作为2016年重要的合作攻关课题。五、溶孔控制程序在生产质检设备等部门共同帮助下,梳理溶孔控制程序,并于9月份开始实施。车间制定了喷嘴
7、周期清洗计划及责任人,每周按计划执行,机组确认,并通过企管招标文件获取喷嘴技术参数信息,极低价格网购了规格一致的喷嘴,将进行试用确认,或许为后期定期更换、费用控制创造了条件。六、开展质量问题分析及维修技能技术交流,整理技术手册1、汇总全年各类质量问题占比,归类主要问题次要问题。2、对部分主要质量问题开展全员分析,已完成维修检验人员主导的质量问题分析,后期将扩大到机组层面。3、开展设备维修问题分析,归纳主次因,用以内部交流、传承。4、后期继续开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