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曲《十面埋伏》结构分析

琵琶曲《十面埋伏》结构分析

ID:33214133

大小:9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2

琵琶曲《十面埋伏》结构分析_第1页
琵琶曲《十面埋伏》结构分析_第2页
琵琶曲《十面埋伏》结构分析_第3页
琵琶曲《十面埋伏》结构分析_第4页
琵琶曲《十面埋伏》结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琵琶曲《十面埋伏》结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琵琶曲《十面埋伏》结构分析-音乐论文琵琶曲《十面埋伏》结构分析李虻闫璇璇《十面埋伏》是经典的琵琶古曲,流传久远,版本众多。乐谱最早在1819年刊印于华秋苹等人编写的《琵琶谱》(为工尺谱记谱),今天我们演奏的乐谱是经过各时期演奏家提炼与再创作而流传下来的版本。乐曲以公元前202年刘邦与项羽垓下之战的史实为题材,用标题音乐的形式描写了激烈恢弘的战争场面,虽为纪实,却也充满了丰富的感情色彩。作品采用套曲化单乐章混合曲式,具有民族化结构和叙事性特征。乐曲以战斗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场面为线索,按戏剧情节分成若干部分。不同版本的段落划分各不相同,小标题从九段到二十四段不等

2、(本文使用的是十三段),但基本都包括“战前”、“战事”和“战后”三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完整的叙事结构。根据故事情节,从旋法及材料安排看,各部分又划分为许多小段,以文学性标题作为音乐形象的标志。本文分析采用李廷松演奏并整理的琵琶曲《十面埋伏》版本。一、音乐结构分析《十面埋伏》作为单乐章套曲由诸多具有独立意义的段落组成,相互间通过故事性和音乐技法来形成结构力。虽称为套曲,但与一般套曲中各段音乐相对独立不同,各段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乐曲根据战争的过程分段,每段前附加小标题,以提示音乐描写的内容,根据音乐需要,每个段落有着不同的结构方式。第一部分(战前)包括“列营”、“

3、吹打”、“点将”、“排阵”、“走队”等五个情节,从不同的侧面营造了战前的壮观场面,音乐上有着“起”的性质,类似于西方音乐中的呈示功能。“列营”在套曲中起引子作用。开篇商-角-宫-商-变宫的特性音调在套曲中多次出现,明确了调性,四句式结构形成同头异尾的两个部分。前两句为呼应对比式上、下句结构,速度自由。后两句是前两句的平行结构,第三句从低八度模进平行开始,速度由慢到快,最后落于角音;第四句乐谱明确标出了“军鼓”、“掌号”和“放炮”等提示,先在羽音上奏出军鼓节奏,又在徵音与宫音上模仿号角声,最后以切分节奏的徵音模仿出征的炮声,凸显了战前的紧张气氛。“吹打”是旋律性

4、较强的段落,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一句从D宫调进入,可细分为三个乐节:1~4小节是D宫调陈述的主题,主干旋律为宫-羽-徵;5~7小节是主题在G宫调变奏,变清角为宫;8~12小节是主题D宫调再现。第二句旋律使用元帅升帐的曲牌,表现战前阅兵的场景,旋律结束于D宫音,每小节强拍配以徵音的和音。第三句是第二句的原样重复,强拍扫弦,结束部分收拢。“点将”旋律是“吹打”后乐句的变奏。参照“吹打”旋律的对应变奏关系,可以分为两个乐句,第一句是“吹打”最后一句变奏,第二句同头去尾重复。三十二分音符颤音密集紧凑,每个八分音符配以徵音的和音,单调的节奏组合与重复使音乐规整而富有张力。

5、“排阵”低音部保持徵音持续,前八后十六分音符构成主要节奏型。旋律由四个新材料的句子构成,第二句与第一句衔尾发展,第三句是第二句的模进平行变奏,第四句收束于徵音后,以羽-徵-清角-角-商的线形下行旋律向“走队”过渡。“走队”无论是旋律还是低音全部采用有规律的八分音符,整齐划一,配合低音声部的扫弦,尽显队列进行曲的节奏风格,表现了大军浩浩荡荡开拔的音乐形象。本段可分为四个乐句,第一句为向上级进的新旋律,后三句是“排阵”乐段后三句的变奏。第二部分(战事)包括“埋伏”、“小战”、“大战”等三个情节,描述了楚汉交战的惨烈场面,是叙事的重点。音乐采用变宫为角的方式转入A徵

6、调,整个第二部分都在该调上陈述,与主调对置,有着承接和展衍的性质,类似西方音乐中的对比-展开功能。“埋伏”旋律通过模进发展,节奏张-弛交替。段落由两个长句构成,第二句以“顶真格”方式与第一句衔接,特征的切分节奏与“列营”中“放炮”节奏呼应。“鸡鸣山小战”加入煞音技法,增加了含有金属音响的新表现元素,表现两军短兵相接的激战场面。段落由两个长句构成,前乐句弱拍以八分与十六分音符交替变化,后乐句弱拍八分音符整齐划一,这种规律化组合的节拍是乐句划分的依据之一。本段以两小节为单位形成弱起强收的短小句读,每个句读以衔尾的方式与前一个动机相接,环环相扣。强拍用四分音符的扫弦

7、强调,速度逐渐加快,力度逐渐增强,模仿了两军短兵相接的场面。“九里山大战”是全曲的高潮,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句以连续十六分音符的夹扫模仿马蹄声,描绘了百万雄师的壮观场面;第二句进入高潮,是第一句换头合尾变奏,模仿了戈矢相击声、炮声、箫声、抛弃刀矛声,第三句是第二句同头异尾变奏,模仿了戈戟声、呐喊声;第四句以快速密集十六分音符、大力度强音和模拟音效模仿了“信号收兵”的简单军号音调。段落中运用扫、拂、滚、绞弦等技法来演奏级进的旋律,产生大量不同音色的乐音和噪音,丰富了音响色彩。第三部分(战后)“项王败阵”、“乌江自刎”、“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得胜回营”五个

8、情节,在材料形式与和演奏技法等方面有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