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197588
大小:218.00 KB
页数:129页
时间:2019-02-22
《中国文学史——先秦部分(展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总绪论第一节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视角1.文学史与文学史学文学史定义P3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其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它包括:文学本位文学本位——重视艺术感染力、审美价值。文学史研究的几个层面:A.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B.创作的主体研究(生平、思想、心态等)C.文学作品——核心内容一主体,二侧翼{1、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2、文学传媒史学思维注意史的脉络,描述出承传流变的过程。文化学视角文学演进与文化演进息息相关。有了文化学的视角,文学史研究才可能深入。文学史著作的当代性一
2、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当代的价值判断、审美趣味、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关注。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文学史史料学1、以往文献资料2、出土的文物3、外来之理论教训: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愿欲说:艺术表现人生,“那是一种朦胧的追慕和苦难”。欲壑难填“苟本叔本华之说,则宝黛良缘虽就,而好逑渐至寇仇,冤家终为怨偶,方是悲剧之悲剧”。第一节中国文学的演进文学演进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1、外部因素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矛盾地理环境2、内部因素中国文学发展的不平衡A、文体、朝代、地域B、相反相成俗与雅各种
3、文体的渗透与交融复古与革新文与道第二节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三古、七段、双视角文学发展变化的九个方面P12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中国文学史——先秦部分概 说 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是非常长远的。北京西南房山县周口店旧石器时代初期中国猿人骸骨化石,证明了大约五十万年以前我国已有人类居住。传说的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时代,进入氏族社会后期。尧舜禅让,天下为公,是氏族部落会议以及氏族长和部落酋长推选制的反映。“大同”时代。氏族社会逐渐解体,国家组织也逐渐形成。夏禹“家天下”,“小康”时代。夏代可能就是阶级社会即奴隶社会
4、的起点。真正的奴隶制社会殷商时代完成。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完成约在春秋战国之交。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我国封建社会制度由完成走向巩固。仰韶文化 民族文化的历史长远。河南渑池县仰韶村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红色陶器其时代约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左右,“仰韶文化”或“采陶文化”。龙山文化公元前四千多有“龙山文化”,山东济南的龙山镇文化遗存黑色陶器、卜骨等。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缩影。文字的发生 野蛮到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甲骨卜辞至迟在殷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初步的定型文字,用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献标志着
5、我国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记录口头创作(诗歌、神话)上古文化的一斑和文学艺术的萌芽。 文学艺术起于文字发明创造以前推测上古文学同现实生活结合紧密:1、同自然作斗争的神话,2、和生产密切相联系的诗歌,3、表示愿望、趋吉避凶的咒语式的祷祝辞。上古文学的特点文学艺术活动一般是集体的,口头创作,文学和其他艺术相伴随 夏代有无文字,不得而知。“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传为夏桀时人民大众的呼声,却是比较可信的。(此据《尚书·汤誓》引,与《孟子》、《史记》稍异。俞樾谓二句是韵语,疑为夏民歌谣。) 殷的先世本是游牧部族,向无
6、定居生活。 殷代的主要生产者都是奴隶。 “司母戊鼎”重一千七百市斤,花纹精美祭祀和享乐,音乐歌舞发达。“恒舞于宫,酣歌于室”的“巫风”普遍流行(见《墨子·非乐》。“酣歌于室”四字据晚出古文《尚书·伊训》补。)殷末纣王之时,还使乐师作新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周武王数其罪状,斥为“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史记·殷、周本纪》)。诗歌配合演唱巫和史 殷代宗教迷信之风最盛,鬼神权威至高无上。卜筮方法代表鬼神发言(祝辞、神告、占卜的记录)国王的讲话等写成书面语言,或刻于甲骨,或书于典册———殷墟中的甲
7、骨卜辞,《周易》中的卦、爻辞,《尚书》中的殷商文告等。 巫能歌舞娱神,史掌文字记录对后来的诗歌、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周的祖先本是很早就散居在我国陕西泾、渭流域的一个部族。邰(今陕西武功),岐山下(今陕西岐山一带)周原,奠定农业基础,加强了周部族的力量。文王时,自岐迁都于丰(今陕西雩县),势力日益强大武王灭殷,建立一个版图更大的王国,时公元前十二世纪初期周公制礼作乐 武王死,子成王继立,武王弟周公摄政制礼作乐,大兴文教成康之治懿王以后,周室渐衰,外患渐起。传至厉王,贪财暴虐,禁止诽谤,被国人驱逐。宣王时,
8、南征北伐,东平淮徐,号称中兴。及幽王立,荒淫昏暴,人民怨恨,贵族离心,后竟为犬戎所杀,西周遂亡。 周既灭殷,政治经济等方面多所改革。从武王起,即分封宗室和功臣,立五等爵位,先后受封列为诸侯者,兄弟、同姓和异姓凡数十人,对保卫王室有很大作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北山》) 西周文化主要精神:敬天事神,而更重人事。典章制度完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