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1527-2009 抗虫杂交棉南农7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DB32∕T 1527-2009 抗虫杂交棉南农7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ID:33160617

大小:293.0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1

DB32∕T 1527-2009 抗虫杂交棉南农7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T 1527-2009 抗虫杂交棉南农7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T 1527-2009 抗虫杂交棉南农7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T 1527-2009 抗虫杂交棉南农7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T 1527-2009 抗虫杂交棉南农7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2∕T 1527-2009 抗虫杂交棉南农7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32备案号:26247-2009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1527-2009抗虫杂交棉南农7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HighyieldcultivationtechniquerulefortrangenicBthybriduplandcotton—No7Nannong2009-10-16发布2009-12-16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1527-2009前言抗虫杂交棉南农7号生产技术,目前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了充分发挥该品种在本省沿江、沿海棉区的增产增收潜力,推进江淮棉区的高产高效植棉,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

2、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编写。本标准由南京农业大学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汤一卒、张天真、朱协飞、王峥嵘、徐勇、林小军。DB32/T1527-2009抗虫杂交棉南农7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抗虫杂交棉南农7号的术语和定义、产量、品质、产量结构、生育指标、栽培技术要点以及收获。本标准适用于本省棉区抗虫杂交棉南农7号育苗移栽生产。

3、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03棉花细绒棉GB4288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6975棉花包装GB7411棉花原(良)种产地检疫规程GB8321农药合理使用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抗虫杂交棉转Bt基因抗虫杂交细绒棉3.2伏前桃7月15日前开花的成铃3.3伏桃7月16日至8月15日期间开花

4、的成铃3.4秋桃8月16日后开花的成铃3.5跨长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6断裂比强度束纤维拉伸至断裂时所显示的强度,以未受应变试样每单位线密度所受的力来表示,单位为cN/tex3.7马克隆值1DB32/T1527-2009一定量棉纤维在规定条件下的透气性的量度,以马克隆刻度表示。马克隆刻度是建立在已由国际协议确定其马克隆值的成套“国际校准棉花标准”的基础上的。3.8标准苗床大田一亩地棉花所栽植棉苗数×成苗率所需要制作营养钵数的育苗苗床面积,以营养钵直径27.5cm、亩需3500个营养钵数计的苗床面积一般25m左右。4产量4.1指标单产皮棉1500kg/公

5、顷以上。4.2结构总铃数100万个/公顷左右,平均籽棉铃重4.5g左右,衣分40%以上。5品质上半部平均长度30.0mm,比强度28.0cN/tex,马克隆值4.85,霜前花率85%以上。6生育指标6.1播种期4月1至5日6.2移栽期5月10至15日,移栽苗龄3叶1心。6.3现蕾期6月上旬,株高20cm~25cm,叶面积指数0.3~0.4;6月中旬进入盛蕾期6.4开花期7月上旬,株高50cm~55cm,叶面积指数1.5左右,单株果枝数10~11个、果节数25个左右;7月15~20日进入盛花期,株高90cm左右,叶面积指数3.5~4.0,单株果枝数15个、

6、果节数50个以上,大铃8~10个。6.5吐絮期8月下旬,株高100cm~110cm左右,叶面积指数3.0左右,单株果枝数18~20个,果节数80个左右,大铃25个以上;6.5收获结束期10月底~11月上旬,单株果枝数18~20个,有效果节数100个左右,大铃35个左右;群体总果节数(270~300)万个/公顷,总铃数100万个/公顷左右,伏前桃10%~15%、伏桃60%左右、秋桃25%~30%。7栽培技术要点7.1育苗7.1.1苗床准备7.1.1.1床址选择田间育苗苗床,应选择背风、向阳、近水源部位预留床地;集中建朔料大棚育苗,以管理和运输方便为宜。7.

7、1.1.2苗床面积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为1:10~12。田间育苗苗床以长12m、宽1.2m为宜。2DB32/T1527-20097.1.1.3苗床地准备苗床地需冬翻冻土,结合施腐熟有机肥每标准苗床饼肥5kg或有机肥100kg~200kg;春耖晒土,结合每个标准苗床施人畜粪200kg或棉花苗床专用复合肥1.5kg~2.5kg,各种肥料都要与床土充分拌匀;制钵前拾净床土硬质杂物,同时备好盖籽土。7.1.2种子准备播种前选晴日,将商品包衣种倒出包装器外晒2~3天,测定发芽率。7.1.2制钵7.1.2.1营养钵规格制作营养钵直径7cm~7.5cm、高度8cm~10c

8、m;制钵前日,需调节钵土水分至制钵时手握成团、齐胸落地即散为宜;7.1.2.2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