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153137
大小:10.74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2-21
《致鸡急、慢性肿瘤的禽白血病病毒株对不同品系鸡的致病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鸡急、慢性肿瘤的禽白血病病毒株对不同品系鸡的致病性研究姓名:刘绍琼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预防兽医学指导教师:孙淑红20120615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禽白血病病毒(AvianLeukosisVirus,ALV)是一群能够引起鸡的可传播的良性和恶性肿瘤以及引起亚临床感染并导致生产性能下降的的反转录病毒。其中以主要引起髓细胞样瘤的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对鸡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最强,感染严重的鸡群肿瘤死淘率可达N20%。近几年,ALV-J不仅在白羽肉鸡中流行,而且在我国各地区不同品种鸡广泛传播。但目前不同遗
2、传背景鸡群中ALV-J的感染状态不清楚,更缺乏有关中国地方品系鸡对ALV-J易感性的比较研究。本研究对来自817肉杂鸡肉瘤组织的分离株SDl005进行了病原学分析,并选择了来自尼克珊瑚粉蛋用鸡与817肉杂鸡的2株ALV对6种不同品系鸡分别进行了易嗜性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来自817肉杂鸡肉瘤组织的分离株SDl005同时存在ALv-J、肌A的共感染,并具有急性、高致瘤性的特点。本研究还初步证实,来自蛋用鸡的札v-J分离株PY081023与来自817肉杂鸡的ALV-J、ALV-A混合株SDl005对不同品系鸡的致病性不同。1急性致瘤分离株SDl00
3、5的致病性研究1.1急性致瘤分离株SDl005中不同亚型ALV的分离鉴定山东某地饲养的36日龄817肉杂鸡生长迟缓并发生颈部肉瘤,该肉瘤组织无菌处理后得到急性致瘤株SDl005。人工感染3日龄的817肉杂鸡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复制出同样肉瘤。用复制出的新鲜肉瘤分别制备肉瘤细胞与肉瘤组织触片,IFA试验验证出ALV-A与ALV-J均为阳性,且发现ALv-A与ALV-J共感染同一个组织细胞。同时,取肿瘤病鸡的新鲜组织器官制备触片和病理组织切片,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和IFA法对触片和切片进行ALv-J检测。结果显示,两种用于抗原定位的染色方
4、法的检测结果完全吻合,病鸡的肿瘤、法氏囊、骨髓、肝脏、心脏、脾脏等组织中均存在AL、r-J。同时,通过PCR方法扩增并鉴定出急性致瘤株SDl005含有ALv-A、ALv.J。1.2急性致瘤分离株SDl005对不同品系鸡的泛嗜性研究急性致瘤分离株SDl005为ALV-A和ALv-J共感染株,该毒株对1日龄817肉杂鸡进行的致瘤性与接种部位的嗜性研究结果显示,颈部、胸肌与腹部皮下接种分别在相应接种部位复制出肉瘤,表明肉瘤形成与接种部分密切相关。对不同日龄817肉杂鸡致瘤性结果显示,l、7、14和21日龄人工感染组均发生肉瘤,肉瘤发生率分别为100%l
5、致鸡急、慢性肿瘤的禽白血病病毒株对不同背景鸡的致病性研究(20/20)、94%(16/17)、100%(7/7)和37%(7/19),显然,肉瘤发生率对感染日龄有较强的依赖性。分别人工感染1日龄817肉杂鸡、海兰褐蛋鸡与白羽肉鸡、自来航系SPF鸡等4个品系鸡,结果表明,817肉杂鸡、海兰褐蛋鸡、白羽肉鸡等3个不同品种鸡在人工感染后14d均复制出肉瘤,人工感染后5w,致瘤率均大于80%:但SPF自来航鸡人工感染后21d的死亡鸡,剖检才发现肉眼可见的肉瘤,至36d,肉瘤发生率仅为24%(11/45),显然,肉瘤发生对品种的嗜性不同。本研究显示,来自8
6、17肉杂鸡的肉瘤组织上清液接种鸡可诱发急性肉瘤。t2慢性致瘤分离株PY081023对不同品系鸡的致病性研究选择来自尼克鸡的ALv-J慢性致瘤分离株PY081023(本实验室分离保存),分别以2000TCID50/只人工感染1日龄尼克珊瑚粉蛋鸡、莱芜黑鸡两个不同品系鸡各30只,比较其对不同品种鸡的致病性差异。结果表明,在莱芜黑鸡,ALV-J感染造成生长迟缓,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尼克鸡,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O.05)。同时对人工感染后6w、7w的脾脏中CD4+、CD8+T淋
7、巴细胞检测发现,尼克鸡与莱芜黑鸡的感染组脾脏内CD8+T细胞均低于对照组(p8、c·■-o●一一‘n⋯tumorlgemcltytodnterentspeciesolchickensAbstractAvianleuk
8、c·■-o●一一‘n⋯tumorlgemcltytodnterentspeciesolchickensAbstractAvianleuk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