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八个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krn1位点的遗传验证

玉米八个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krn1位点的遗传验证

ID:33147390

大小:2.01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2-21

玉米八个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krn1位点的遗传验证_第1页
玉米八个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krn1位点的遗传验证_第2页
玉米八个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krn1位点的遗传验证_第3页
玉米八个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krn1位点的遗传验证_第4页
玉米八个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krn1位点的遗传验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玉米八个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krn1位点的遗传验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玉米八个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KRN1位点的遗传验证姓名:曹晓良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作物遗传育种指导教师:张祖新20120526摘要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遗传基础解析是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热点。玉米产量及其相关性状QTL和上位性鉴定,不仅有利于阐明玉米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也可为玉米遗传改良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SIL8和农系531为亲本,构建了200个F2:3家系,基于该F2:3群体对玉米8个产量相关性状(粒深、粒宽、粒厚、穗长、穗行数、穗粗及轴粗、行粒数

2、)进行QTL分析;采用回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策略(BC.MAS)对第一染色体上穗行数QTLqKRNl位点进行遗传验证。试验得到以下结果:1、检测到8个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共34个。这些QTL分布在除第八染色体外的玉米其他9条染色体上,单个QTL的表型贡献率为5.21%~26.62%不等,累计解释各个性状表型变异为21.33%~74.10%。其中,所检测到的粒厚相关QTL最多,为7个,粒宽相关QTL6个,穗行数QTL5个,穗长和穗粗QTL各4个,轴粗和粒深QTL各3个,行粒数相关QTL最少,为2个。以表

3、型贡献率大于10%为主效QTL(Major-effectQTL),则共检测到的主效QTL为15个。2、检测到6个QTL富集区。定位于第1、3、4、5、6染色体上的16个QTL形成6个QTL富集区,且各性状表型贡献率最大的QTL均位于QTL富集区内。6个QTL富集区所包含的QTL数目占所检测到的QTL总数的47%:73%的主效QTL定位在QTL富集区内。各QTL富集区所涉及的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相关,说明这些QTL富集区可能存在一因多效现象。3、上位性分析共发现了26对互作。26对互作中,QTL问互作1对,Q

4、TL与微效位点间互作8对,微效位点间互作17对,每对互作所解释的表型变异为5.98%~15.93%不等,累计解释各性状表型变异为15.93%~61.64%。穗行数未检测到显著的互作效应,而穗粗检测到上位性互作7对,累计解释61.64%的表型变异。4、多数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非常复杂,上位性在产量相关性状形成的遗传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粒深与行粒数不仅受环境影响较大,而且存在较复杂的上位性互作,其遗传基础较为复杂;穗粗的广义遗传率较高,为86.1%,但上位性累计解释的表型变异达61.64%,远大于加性Q

5、TL的累计贡献率,上位性在穗粗的遗传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穗行数加性QTL累计贡献率为72.49%,未检测到显著的上位性互作,穗行数可能主要受加性效应所控制。5、BC.MAS对第一染色体上的穗行数QTLqKRNl位点进行了遗传验证。结果未发现目标区段基因型与表型的共分离,但发现目标区段与第五染色体上bnl9653附近的染色体片段互作,显著影响穗行数表现。关键字:玉米(ZeamaysL);数量性状基因座;上位性;QTL富集区:遗传验证GeneticAnalysisofEightYieldRelativeT

6、raitsinMaizeandVerificationoftheqKRNlAuthor:XiaoliangCaoMajor:CropgeneticandbreedingSupervisor:ZuxinZhangAbstractThedissectionofgeneticbasisforgrainyieldanditscomponentsisahotareaincropgeneticimprovement.QTLmappingandepistaticanalysisCangiveUSanewunderst

7、andingongeneticcontrolofgrainyield—associatedtraitsofmaize,andcanprovideformoleculardesignbreedinginmaize.Apopulationincluding200F2:3familylineswasdevelopedfromthecrossingofNX531XSIL8todetectQTLandepistasisfor8yield—relatedtraitsofmaize,suchasKernelDepth

8、O①),KernelWidth(KW),KernelThickness(KT),KernelRowNumber(KRN),EarDiameter(ED),CobDiameter(CD)andKernelNumberperRow(KNR).Moreover,aBC—MASstrategywasusedforverificationoftheqKRNl,aQTLaffectkernelrownumberonchromosome1.Theres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