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资料:地理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文资料:地理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ID:33137961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1

论文资料:地理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1页
论文资料:地理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2页
论文资料:地理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文资料:地理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理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大兴一中滑丽萍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 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更需要具备较好的逆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面对挑战。一、复习中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有些题目利用正向思维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指导。1.由尾溯源,步

2、步追问例如,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布局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A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气压带)求:图示时刻的北京时间。逆向思维解题思路:若想求出北京时间,必须要知道某一经度的地方时,已知AB为晨昏线但具体哪段晨线哪段昏线并不明确,如果能够确定昼夜半球的分布情况,再根据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正午12点,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点即可求出北京时间。从图中可以看出晨昏线与70°N相切,现在可以将确定昼夜半球的问题转化成70°N及其以北为极昼或极夜的问题,进一步将此问题转化成北半球夏季或冬季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图中所

3、给的信息哪些与季节相关,图中其他信息只有气压带,恰恰气压带的移动与季节有关,仔细观察气压带的分布状况,原本关于30°N对称的副热带高压带在图中向北移到了30°N-40°N之间,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再根据北极俯视图标出经度,即可给出右图135°W为正午12时,很容易即可求出北京时间。40°40°NP陆地海洋此过程要步步追问学生,让学生向着你引导的方向思考,逐渐培养学生独立逆向思维的能力。2.反向逆推,论证假设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逆向思维,假设结论是正确的,反向论证。例如,若P点常年受西风带的影响

4、,推测该地位于:A欧洲西部  B美国西部沿海C非洲西南沿海D南美西南沿海此题正确答案为南美西南沿海,但绝大多数同学选择了A或B。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学生已经形成了定向的思维模式,一提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学生记忆最深刻的总是北半球大陆西海岸,而答案中A和B都在北半球,可学生又不能从图中判断到底是欧洲西部还是美国西海岸,所以只能瞎选其中一个,大多数学生可能更倾向欧洲西部,所以就这样错了。这样的解题思路没有可靠的依据,我们不防反向论证一下,假如所选的北半球的大陆西岸是正确的,那么能够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话,

5、应该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40°N-60°N,在40°N以北,显然图示如果是北半球则P点在40°N以南(结合指向标),如30°N-40°N,请问学生:我们这样推出的P点是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吗?学生能够很快反应到是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发现与假设产生矛盾了,所以不应该在北半球。那只能在南半球,再用假设南半球来反向论证,显然是正确,再根据大陆分布实际状况,即可找到正确答案。3.改变设问,活跃思维有的题直接思考原题可能不好找到思路,但是如果改变一下设问,可能会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前提是此设问与原设问紧密相关

6、,且对原设问的答案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如:为什么在刚果河入海口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让学生不要急于作答,可以先思考为什么在长江入海口能够形成明显的三角洲,即先弄清楚形成三角洲的条件后,那么不能够形成三角洲的条件即可顺理成章地找到。在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这一部分内容时遇到一题,将地形形成过程排序,解释到当岩石受到挤压时先形成褶皱,承受不了挤压时就会产生断裂,我们可以判断先有褶皱,后有断裂。此时学生突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褶皱与断层是因果关系吗?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紧接着反问他:那你说断层是否都是由褶皱引起的呢?如果

7、是,那么就是因果关系,否则因果关系便不成立。同时正好也落实断层形成的两种力,学生可能没想到我的反问,我提示:比如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学生便意识到,受挤压可以形成,受张力也可以形成断裂,因此褶皱和断裂并非因果关系。我相信利用这样的方式解释了学生存在的疑问,学生一定会记忆深刻。4.逆向思维,理清思路逆向思维更有助于学生建立思考问题的模式,比如对于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我让学生抓住两点:一方面河流水量异常增多,另一方面又不能及时排走,便形成了洪水。接着追溯水为什么会增多,无非是降水突然增多,比如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在

8、夏季;或因为流域面积大,支流太多导致短时间内汇入干流的水太多。然后再追溯排水不畅的原因,无外乎上游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大,到下游地势低平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堵塞河湖;大量围湖造田也使得湖泊调洪能力降低;河道弯曲也会造成水流不畅。当然还要让学生分清楚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这样就会思路清楚,条理清晰。此外,解释干旱的形成,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和水能的开发条件,沼泽地的形成等一系列问题均可让学生用逆向思维来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