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13041
大小:6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20
《互动营销策略在中职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互动营销策略在中职教学中的运用——新浪IMPACT理论对专业课程教学的启示摘要:互动营销作为一种以网络为媒体实施的双向营销方式,通过在厂商与用户之间实现双向的沟通,逐渐成为各大网络运营商亲睐的一种营销模式。如何让专业知识作为一种需要传播的信息或产品,借助一种行之有效的平台或模式,在教育产品的消费方——学生中能产生很好的反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并产生互动,从而使学生从被动受教转化成主动吸收?笔者从新浪的IMPACT互动营销理论中得到了启示。关键词:互动营销IMPACT网络营销前言2000年以来,中国
2、的互联网已经明显代替了报纸成为网民获取资讯的最佳手段。随着消费者关注的媒体发生变化,营销平台和营销方式也随之改变。前几年,网络营销还只是以网页展示为主,但是随着互联网地位的提高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众多企业将网络营销提上了日程,互动营销也逐步取代传统的网络营销模式。纵观国内大事,如2008年的奥运盛事、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09年开春的两会,各类博客、播客、论坛大展身手,互联网时代互动为主的态势已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互联网媒体企业纷纷顺应这个趋势,通过互动做到精准营销、创意营销,开创了网络互动营
3、销的新局面。作为受教育者,学生也是教学产品的消费者。其偏好的多样性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特点的特殊性,往往让教师们深感教学效果不佳,近几年兴起的各式各样的教学改革,如“生本教学”实验等,也未见太多成效。如何改变学生对学业缺乏兴趣和主动性的现状,更多地参与到教学当中,笔者在互动营销中获得了一些启示。一、互动营销的运用背景互动营销在美国等互联网发展较快的国家已是一种很普遍营销方式。在1998年,MFC公司利用其网站,为IBM、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公司策划执行的在线推广活动,使得网站的日高峰访问量和登
4、记反馈量达到令人吃惊的成效。从此,MFC被业内人士称为互动营销动力站,这种营销方式开始风靡整个互联网。互动营销,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体实施的双向营销方式,利用了网络这个极具互动特性的全新媒体,使之能做到在厂商与用户之间实现双向的沟通。能即时实现双向沟通是互动营销的显著优点。它侧重于两方面:一是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互动,一是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互动是指新一代的消费者不喜欢单向性、强制式的接受媒体的信息传播,他们希望自己在体验中主动感受。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是指他们需要与别人
5、分享、交换自己的体验。在消费者为核心的时代,对互动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中国最大的网络平台新浪,正是互动营销的最忠实的实践者。2008年的北京奥运期间,每次夺金、每次世界记录被打破、每个突发时间的发生,都会吸引众多网民的参与及互动,这点在新浪等门户网站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不但是门户网站影响力的直观体现,更是其营销价值的体现。选择聚合力和公信力较强的主流媒体,恰如其分的引导和运用网民的注意力,使其参与到互动活动之中,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营销效果。新浪将其成功经验总结为IMPACT网络营销理论。二、新
6、浪的IMPACT网络营销理论新浪网络广告占主要门户(新浪、搜狐、腾讯、网易)网站总收入的40%以上,广告市场份额领先。她推出整合营销服务理念:新浪IMPACT营销理论,倡导“5介质+方法=效果”。“IMPACT”网络营销理念,以“选择决定营销效果”作为理念的核心,从方法和介质两个层面,对包括互动(Interactive)、用户粘性(Magnetism)、聚合力(Popularity)、公信力(Authoritative)、创意(Creative)和精准性(Target)在内的六个网络营销要素进行
7、科学评估选择,企业在网络推广中可根据以上六个维度,衡量媒体价值及营销策略的合理性。当企业充分考虑并组合运用到位时,网络营销会实现最大化的ROI(投资回报率),从而扩大传播影响、赢得受众关注、转化消费者行为并树立品牌口碑。一、互动营销与中职教学的关系互动营销,注重的是互动,是使潜在客户主动参与其中,加深对企业品牌的认知度和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了解。互动营销是基于潜在客户参与的基础上,参与的程度越高,其互动营销的效果越好。而课程教学,作为教育方为受教育方提供的一种服务,也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目前
8、在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与新一代的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共性——不喜欢单向性、强制式的接受信息传播。他们希望自己在体验中主动感受;喜欢和乐于接受自己感兴趣信息,并乐于别人分享、交换自己获得愉悦的体验。在学生以自我为核心的时代,教学对互动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在笔者多年的教学中,发现中职学生在就读职业学校以前,接受的是传统普通教育,对于“满堂灌”、高强度的功课和应试教育并不十分接受,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在课时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现象。同时,职业学校以就业为指导的课程安排,使得专业课程与基础教育的教学课程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