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050877
大小:58.3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9
《《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第四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2、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3、了解血压的概念以及如何测定血压的方法。(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2、通过收集有关高血压、冠心病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的学习,了解自己的身体,以及常见的疾病,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和白我保健意识。教学重点、难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是重点,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是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观察、实验、讨论,并与多媒体教学
2、相结合。课前准备:利用科技活动课时间和学生一起做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实验;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血液循环挂图、学生练习用的练习纸、绷带。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展示心脏挂图,提问:心脏的四个腔以及分别耳什么血管相连?(板书心脏的四个腔,以及与它们相连的血管。)根据心脏挂图回答。导入请各个小组的学生代表介绍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实验现象,并总结实验结论。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动脉管内的血流速度快,静脉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有很多分支,数量多,分布广,管内红细胞只能一个一个通过,血流速度最慢。.血液从动脉流到毛细血管再流到静脉。设问:人体的血液是怎样流动的?多媒
3、体展示哈维研究血液循环的资料,激发学生求知欲,并安排学生模拟哈维实验。提醒学生尽快解开绷带(板书课题,多媒体出示血液循环的概念)各组代表交流发言。带着问题,观看多媒体展示的资料,并思考。按照老师的提示模拟哈维实验,说出自己的感受。新课活动一讲述:人体血液循环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并展示血液循环图片,帮助学生认识血液循环示意图上各个主要部分的名称。结合课本P17的图15-18血液循环示意图,识图记录。新课活动二展示血液循环动画,指导学生观察,记录血液流经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多媒体展示资料:有人曾做过测定:安静时,一滴血通过这条完整的路线约需20秒钟,而其中16秒在体循环,4
4、秒在肺循环,因此,有些书乂把体循环叫大循环,肺循环叫小循环。(多媒体出示:大循环,小循环)观看动画,根据记录和老师提示描述体循环、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了解大循环和小循环。新课活动三师生共同分析:体循环、肺循环中的血液成分的变化,得出血液循环的意义。讲解:从左心室射到全身各器官去的是鲜红色的动脉血,它含有很多的氧气,当流经身体各部举一反三地分析: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是来自右心房的血,因此,它是静脉血,它收集了全分的毛细血管网时,在毛细血管周圉有许多的组身各器官产生的二氧化织细胞,细胞生命活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产生碳,当流经肺部的毛细血许多的i氧化碳,因此这个部位的
5、氧气的浓度低,管网时,肺部毛细血管紧根据血红蛋白的特性和毛细血管壁的特点,这时,贴肺泡,肺泡里有大量的血液里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便会和结合的氧分离,氧气,肺毛细血管的血液氧气透过毛细血管壁扩散到组织细胞,供其利用,里二氧化碳浓度很高,这细胞产生的一氧化碳也会扩散入血液,一部分由二者的壁都很薄,气体很红细胞运输,大部分由血浆运输而带走。容易透过,遵循物质(气在进行气体交换的同时,由于毛细血管含有体)总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大量的营养,这些营养来自消化系统(细胞生命度扩散的原理,血液里的活动产生大量含氮废物),因此,在这里还会进二氧化碳便会透过毛细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的营养物质透过血管
6、壁进血管壁和肺泡壁扩散进入细胞供其利用,细胞产牛的废物进入血液被血入肺泡,随呼气排出体浆带走。夕卜,肺泡里的氧气透过肺所以,血液流经身体各部的毛细血管网时,泡舉和毛细血管舉进入与组织细胞即进行气体交换,又进行物质交换,血液,氧气进入血液后又经过气体交换后,这时,由于血红蛋白与氧气分和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离,血液变成了暗红色的静脉血。合,这样血液又变成鲜红因此,体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是:动脉血色的动脉血。f静脉血。因此,在肺循环中,变化部位:全身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处。血液成分的变化是:静脉教师用红蓝箭头标出体循坏和肺循坏中血血f动脉血。液成分的变化。变化部位:肺部毛细出示判断
7、题:动脉血管里流的一定是动脉jflL,静脉血管里流的一定是静脉血。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合理解释:动脉血和静血管与肺泡处。脉血是以血红蛋白含氧多少来区分的,不能根据血管的名称来判断血液的名称,即动脉中不一定流动脉血,静脉中不一定流静脉血。学生讨论后回答。提问:血循环的两条途径是一先一后进行吗?为什么?血液循环有什么意义?新课活动四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8关于血压的内容,了解血压的相关概念,并布置学生课后收集:高血压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的资料;如何测量血压的相关知识。学生阅读课本,并交流对血压概念的理解,了解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的具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