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沉淀法-a-o工艺处理合成氨有机废水的工程设计工业设计论文

化学沉淀法-a-o工艺处理合成氨有机废水的工程设计工业设计论文

ID:33017756

大小:59.6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9

化学沉淀法-a-o工艺处理合成氨有机废水的工程设计工业设计论文_第1页
化学沉淀法-a-o工艺处理合成氨有机废水的工程设计工业设计论文_第2页
化学沉淀法-a-o工艺处理合成氨有机废水的工程设计工业设计论文_第3页
化学沉淀法-a-o工艺处理合成氨有机废水的工程设计工业设计论文_第4页
化学沉淀法-a-o工艺处理合成氨有机废水的工程设计工业设计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沉淀法-a-o工艺处理合成氨有机废水的工程设计工业设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化学沉淀法一A-0工艺处理合成氨有机废水的工程设计工业设计论文化学沉淀法一A/0工艺处理合成氨有机废水的工程设计工业设计论文摘要:对于高浓度合成氨有机废水,在预处理阶段采用化学沉淀法,在生化阶段采用A0工艺,提高了处理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关键词:高浓度合成氨有机废水化学沉淀法A0工艺山东某化工集团是一个集肥料、化工、科研、商贸流通、农化服务于一体的国有大型企业,该集团氮肥分厂废水主要是合成氨废水,日排废水1100m3,另有100m3d的生活污水。原污水处理设施只对外排废水做沉淀处理,故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如氨氮、氤化物、COD等还不能

2、达到排放标准,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水中生物中毒,对当地水环境造成了较大污染。根据该厂实际情况,采用“化学沉淀法一A0”工艺处理废水取得了良好效果。1废水来源废水主要产生于造气、合成和冷凝过程中,该废水的主要特征污染物为氨氮。2方案的确定21设计原水水质:CODW260mgL,PH:7〜9,SSW400mgL,氤化物W20mgL,氨氮W500mgL,挥发酚W150mgL,硫化物W20mgLo22处理水质标准:CODW200mgL,PH:6、9,SSW200mgL,氧化物W10mgL,氨氮W150mgL,挥发酚W020mgL,硫化物W10m

3、gL。23在预处理阶段采用化学沉淀法,在废水中加入硫酸亚铁,在PH值为75~105的范围内,将氤化物转化为无毒的铁氤配合物。监测进水PH值为826(在75-105之间),符合要求。在生化阶段采用传统的生物脱氮方法,常用的生物脱氮方法有前置生物脱氮法和后置生物脱氮法。后置生物脱氮法占地比前置生物脱氮法的大,增加了工程的基建投资;并且需要外加碳源,这样将增加废水的处理成木且外加碳源的量不易控制,易造成出水COD上升。而前置生物脱氮法具有占地少、不需外加碳源等优点,因此,本项目的主体工艺采用前置反硝化的生物脱氮法。前置反硝化生物脱氮法分为分建式

4、与合建式,即反硝化、硝化与BOD去除分别在两座不同的反应器内进行或在同一座反应器内进行。合建式反应器节省了基建和运行费用,且容易满足处理工程对碳源和碱度等条件的要求,但影响因素不好控制。一、溶解氧(DO)指数至关重要,一般为05nig「15nigl范围内;二、污泥负荷指数VOro15KgBODKgMLSS•d,以满足硝化的要求;三、CN比(满足反硝化过程对碳源的要求,6〜7之间合适);四、碱度(适宜范围为75〜80)o对于传统的“硝化一反硝化”分建式反应器(A0工艺),由于反应不在同一座反应器内进行,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因素控制范围相应增大

5、,可以更为有效地发挥和提高活性污泥中某些微生物(如硝化菌、反硝化菌等)所特有的处理能力,从而达到脱氮除磷、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目的。这样的生物处理组合工艺可以减少生化池的容积,提高生化处理效率,既节省环保投资乂可减少日常的运行费用。24工艺流程25工艺流程说明本项目的工艺采用“硝化一反硝化”为核心的A0法生物脱氮处理工艺。A0法生物去除氨氮原理是在充氧的条件下(0段),污水中的氨氮被硝化菌硝化为硝态氮,大量硝态氮回流至A段,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兼性厌氧反硝化菌作用,以污水中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使硝态氮被还原为无污染的氮气

6、,逸入大气从而达到最终脱氮的目的。251污水流程生产废水经调节池调节水量,均衡水质后由水泵提升,加入FeS04,去除CN-,生成络合沉淀物。岀水进入一沉池沉淀去除部分悬浮物和沉淀物,一沉池出水和回流液混合进入缺氧池,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N03--N被还原成N2进入空气,污水则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o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进行降解和硝化反应,BOD大部分被降解,NII4—N则转化为N03-—N,出水大部分回流,乘I除部分则进入二沉池沉淀脱落的生物膜,二沉池出水可直接达标排放,也可用泵泵入厂办公生活区的水景喷泉配水系统,这样即可美化厂区环境,又可利用

7、在喷泉中水射流及曝晒起到的“氧化塘”作用,水质会得到更好的改善,从而充分保证了排放水的水质要求。252污泥流程沉淀池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经浓缩后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重新处理,浓缩污泥由泥浆泵提升至干化场干化脱水3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说明31调节池因原水排放氨氮值波动较大,且需要掺加生活污水,故在废水处理系统之前设此调节池,以均衡水质和调节水量。调节池釆用的是穿孔导流槽式调节池,进入调节池的废水由于流程长短的不同,达到自动调节均和水质的目的,减少了冲击负荷对后续处理单元的影响。调节池有效容积为200m3,水力停留时间为4h。32一沉池沉淀池去除部

8、分悬浮物,COD和加药生成的铁氤络合物等。平流式沉淀池的多斗排泥,方式比较可靠,但斗内易积泥,排泥困难,只能采用定期放空,人工排泥的方式来维持生产,如排泥间隔时间过长,还可能出现管口堵塞现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