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017596
大小:3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2-19
《2019届高三历史一模试卷带详细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历史一模试卷带详细答案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曰:“奢则不孙(孙:同“逊”,恭顺),俭则固(固:简陋、鄙陋)。与其不孙也,宁固。”孔子这一言论的主要背景是()A.小农经济趋于鼎盛B.礼乐制度走向瓦解C.儒家学说成为正统D.节俭恭顺蔚然成风2.下图是学者杨庆红制作的两宋小说家籍贯统计表,此表反映了()江西四川浙江河南安徽江苏
2、河北山东湖北湖南山西陕西福建广东总数北宋21181924611414733811149南宋217281410181343101120A.江南始终主导古代文化B.小说起源于宋代的河南C.政治、经济状况影响文学发展D.地理环境决定小说发展3.秦以后的中国历代王朝大都试图削弱相权,直到明太祖朱元璋,终于废除丞相,亲自统领作为执行机关的六部,但是没过多久又召集殿阁大学士辅政,并在明成祖朱棣时期形成了新的辅政机构——内阁。这“一废一立”反映的本质是()A.避免相权威胁皇权B.发挥大臣辅政作用C.地方权力收归中央D.维护封建
3、专制统治4.明中叶以后徽商日益繁盛,相当一部分人在外经商致富,便回家乡购置土地。此后,民间的土地纠纷愈演愈烈,漏报、少报土地户籍以及增多及减少和管辖不明的弊端较多。于是,明政府于万历九年制定了田亩丈量条例。明政府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解决民间土地纷争C.加强对土地的管理D.禁止民间土地买卖5.丁韪良1865年到同文馆执教后,“条约翻译”曾成为同文馆每三年一次大考的考试科目,初试时令学生把外文照会译成汉文,复试时则将某条约中的片段译成外文。这反映了()A.清政府固守传统的朝贡外交B.清政府彻底成为
4、洋人的工具C.中国依然处于闭关锁国状态D.近代国际关系体系影响中国6.瑞蚨祥(中华老字号企业)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该企业在1912年以后的几年间销售额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B.欧美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侵略C.辛亥革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D.南京国民政府倡导实业发展7.“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由帝国他处走过上海,他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建筑、整洁的街道……他们可以看到
5、机器、自来水、电报、电话、火轮船、公园。”材料描述的情景最早出现于()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民国建立初期D.新中国成立后8.柳诒征在《中国文化史》中说:“民国以来之教育,多取法于欧、美,而中小学校之读经,首先废止,高等大学之经学科目,亦以次改革。急进之士,尤以反对孔子之学说、提倡后进、改造解放之声,震于一时。”这一论说()A.倡导以“西”补“中”,中西融合B.揭示了“西体中用”的历史局限C.批判了“西学东渐”的历史必然D.反映了学西学挽救危亡的时代性9.1937年8月,蒋介石在南京发表演讲时说:“我
6、们的应敌战术是什么?第一,倭寇要求速战速决,我们就要持久消耗战”,作战要“固守阵地,屹立不动”,“处处设防,步步抵抗”。抗战时期,贯彻蒋介石这一军事思想的战事是()A.淞沪会战B.平型关战役C.百团大战D.淮海战役10.1981年,江苏省对地、市、县实行了财政包干,工交企业以落实财政任务为目标,广泛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在全省面上推开。这一举措()A.标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起点C.直接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社会面貌D.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推行11.2013年,习近
7、平总书记在访问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决议,标志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已经达成广泛共识。这说明()A.中国重视睦邻友好外交B.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C.美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D.民族国家间的竞争消亡12.学者陈国刚问道:“为什么以民主著称的雅典会将苏格拉底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判处死刑?换句话说,苏格拉底为什么会死于民主的审判?”最能回答他的疑问的是()A.苏格拉底的理性思想威胁了民主制B.雅典陪审法庭的审判程
8、序混乱违法C.雅典直接民主带来偏激的暴民政治D.苏格拉底坚持以死亡唤醒城邦民众13.庞忠甲的《论儒学的国际影响》文章中提到:伏尔泰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卢梭则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二者认识的分歧主要缘于()A.不同的阶级立场B.不同的认识角度C.不同的政治主张D.不同的时代环境14.达•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