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80年代以来关注离土现象乡村小说叙事

论80年代以来关注离土现象乡村小说叙事

ID:33003760

大小:1.09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2-18

论80年代以来关注离土现象乡村小说叙事_第1页
论80年代以来关注离土现象乡村小说叙事_第2页
论80年代以来关注离土现象乡村小说叙事_第3页
论80年代以来关注离土现象乡村小说叙事_第4页
论80年代以来关注离土现象乡村小说叙事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80年代以来关注离土现象乡村小说叙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日U舌中国本来就是农业大国,20世纪以来农业、农民、农村的历史变革,特别是80年代后的文化转型和经济发展使乡村小说异彩纷呈。乡村小说以它敏感的“神经”触碰着中国历史的发展。80年代以来农民离土成为一种常见现象,对这一现象的书写成为众多乡村小说的主题。然从近年对这类小说研究情况看,人们只是把这类关注离土现象的乡村小说中的个别特征或个别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对这类小说所呈现出的特征鲜有系统疏理。本文希望通过对80年代以来关注离土现象的乡村小说特征的概括,达到对这一题材的作品系统认识的目的。在观照这类作品前,我们首先需要对几个概念进行界定。1、“80年代以来

2、关注离土现象乡村小说”的界定当今文学评论界对于表现乡村城镇生活、揭示农民生存状态和文化性格的小说以及那些由描写乡村生活而思考民族文化、民族个性、人类生存等一系列命题的小说有着多种称谓。与乡村小说并行的批评术语还有三个,即“乡土小说”、“农村题材小说”和“新乡土小说”。本文选择“乡村小说”作为涵盖所有描写乡村生活的核心概念,主要是因为“乡土小说”的内涵已经不能涵盖80年代以来所有的乡村小说创作。从对“乡土小说”的界定来看,主要特质是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人们已经公认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是“乡土小说”的基本特征,这两大特征决定了“乡土小说”这一概念的涵盖能

3、力的局限性。从80年代以来乡村小说呈现的特征来看,显然已经不能涵盖其丰富多样的创作内容。“农村题材小说”是十七年小说创作的主流,因而“农村题材小说”在十七年阶段是一个重要的、具有总括能力的文学概念。对于这种从题材角度概括文学创作,在80年代以来不能很准确抓住文化转型对现存小说的影响,因此不能体现出乡村小说的基本创作特征。90年代初期出现了“新乡土小说”的说法,洪予城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将表现乡村风俗为主的汪曾祺、刘绍棠、贾平凹等几位作家视为“新乡土小说”的代表。有学者认为“新乡土小说最明显、最突出的变化是:几乎所有作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文化视

4、角,离土对生活做出自己的文化学阐释。”⋯也有学者认为:“新乡土小说就是因为它摆脱了以往文学中对于社会历史事件及其规律的宏大叙事,转而把农民的日常生活作为叙事的主题。”。又有学者认为表现宏观社会经济变迁背景下往返于城乡两域,以农民为表现对象的作品是新乡土小说。9所以,从以上①金汉,《中国乡十小说的艺术新变》[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3(04)②李茂民,《日常生活叙事中的农民身份问题——张继新乡土小说论》[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③邵明,《何处足归程》[J],《晋阳学刊》,2006(03)分析来看,对于80年代以来表现离

5、士现象的乡村小说,现成的几个概念都不足以准确概括这一类作品,所以笔者用了“80年代以来关注离土现象乡村小说”的概念来定义这类乡村小说。2、“离土”概念界定本文的“离土”主要指农民因到城市打工、经商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性的生产活动而脱离土地、离开家乡。这里城市不仅指具有现代性特征的都市,还包括城镇,也即含有现代性因素的区别于乡村的城镇。为了分析的集中与相对深刻,本文所讨论的“关注离土现象的作品”主要指对农民离土现象有着正面描写的作品,而旨在展示农民离土后乡村生活的作品则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一、从“褒扬”到“疑惧”——叙事主体立场的嬗变(一)现代文明的赞

6、歌——褒扬离土“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村性的。”。某种意义上,乡村可以被看作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传统中国是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之上形成的乡土社会,由于地理、历史及生活方式的限制,土地就显得格外重要,生于厮,长于厮,世世代代的农民在土地上过着一种封闭、物质相对贫乏的生活,所以,在中国的乡村凝结着比别处更多的苦难,也形成了一种对于土地深深依恋的社会心理,并且有着强有力的生命力。然而这种稳固的文化心理对于乡村摆脱苦难,进入民族的现代化则是极其负面的,它使中国乡村被隔绝在现代化进程之外,阻碍着乡村与城市的交流。因此,中国20世纪后半叶进行的社会变革对

7、乡村的冲击尤为巨大,当离土现象在80年代初萌芽时,作家们意识到乡村变革的内在必然要求与乡村改革正好契合。于是,他们怀着急迫改变现实的心情欣然接受了“离土现象”,在作品中给予有着离土意识的人物予以褒扬,体现出一种褒扬离土现象的创作态度。《小月前本》、《鸡窝洼的人家》、《腊月·正月》(贾平凹),《苍生》(浩然),《春妞和她的小嘎斯》(张一弓)等作品中作者对于乡村青年背离乡村传统道德,走出传统乡村文化都给予了热切的赞同,从不同角度颂扬了离土现象。这些作品在价值判断上存在着共同之处:对于乡村青年离开土地、打破旧有生产方式、冲破习惯势力阻挠的意识及行为给予充

8、分肯定。比如在《苍生》中高中毕业的田宝根,在学生时代接受了科学技术和现代思想的熏染,在农村改革的大潮中很快从传统意识中觉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