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001095
大小:67.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2-18
《运动式治理-基于国内探究文献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运动式治理:基于国内探究文献述评[摘要]对运动式治理现象研究的深入需要有清晰的概念、类型、原因和问题意识作为支撑。本文立足于国内文献,试图厘清众说纷纭的运动式治理内涵,探寻一种有效的研究框架,探讨运动式治理的可能分类、形成原因以及其广受批判和质疑背后的深层逻辑,在此基础上力求勾勒出运动式治理的边界,为该议题的规范化和深入化作知识积累。[关键词]运动式治理;政治动员;集体行动[中图分类号1D035E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06-0863(2013)10-0107-06近年来,运动式治理频繁地出现在学术研究中,以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为检索平台,自1994年到2012年底,相关研究文献多达512
2、篇。众多的学术成果在丰富运动式治理研究知识积累的同时,也因研究的学科和研究者的视角不同,产生了对其界定、成因、评价的诸种争论。因而,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理顺逻辑思路,探求有效的分析框架,清晰地展现运动式治理边界,成为该研究议题规范化和深入化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国内文献的综合与归纳并在与其对话中,试图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如何厘定运动式治理的内涵?如何划分运动式治理的类型?如何看待运动式治理的成因?如何评说运动式治理的不足?一、运动式治理的概念辨析公共资源的稀缺性、集体行动的一致性以及正义的普遍性是公共治理中的基本困境,而探讨改善困境的有效途径,就成为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中心。因而从公共行政学的角度来
3、理解运动式治理现象,必须将其置于这样一个认知框架下讨论,否则其意义上的建构必然会有偏差。因为作为一种反思性的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建构了它的研究对象。[1]运动式治理作为一种治理现象,所关涉的总是行动者在集体行动中寻找一致性的行动方案,以解决公共资源的不足,达成特定的治理目的。当然集体行动的规模、主体和行动方式的不同也就有了对运动式治理的不同认知。在此观照下,结合国内的研究文献,可以对运动式治理的概念讨论从三个层面展开:1.宏观国家治理层面。运动式治理是'‘由占有一定的政治权力的政治主体如政党、国家、政府或其他统治集团凭借手中掌握政治权力、行政执法职能发动的维护社会稳定和应有的秩序,通过政治动员
4、自上而下地调动本阶级、集团及其他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某些突发性事件或国内重大的久拖不决的社会疑难问题进行专项治理的一种暴风骤雨式的,有组织、有目的、规模较大的群众参与的重点治理过程”。[2]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理方式,其在运行机制上依托执政党在革命年代获取的强大政治合法性,以政治上的意识形态宣传和行政上的组织网络化渗透,调动或集中各种社会资源达成治理目的。[3]2.中观组织层面。运动式治理是发生在官僚组织内部的集体行动,即政权系统内部打破制度、常规或专业界限而进行的生产性协作。[4]其运行方式是行政组织采取自身动员的方式来整合行政力量。3•微观行政层面。运动式治理仅关注某类集体行动的
5、具体内容。如李里峰将运动式治理追溯到土改运动,认为包含着资源分配、权力调整、民众动员等政治内涵的土改运动是一种运动式治理。[5]也有学者从行政执法角度,提出运动式治理是一些政府部门针对某些违法行为,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力量“从重、从严、从快”地进行治理的执法方式。[6]通过上述阐释,运动式治理显然是有着一定社会动力密度的集体行动。行动者之间有等级层次之分,是一种按照“中心-边缘”结构、“主体-客体”关系建构起来的权力连续体。为了避免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釆取破坏一致性行动的可能,运动式治理提供了整套操作手段,如强制权限、政治竞赛、选择性激励、压力机制等。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对行动的一致性具有一
6、定的效果,运动式的机制所调动起来的力量,将集体行动不断推向前行。但就社会正义而言,显然还缺少普遍性,对于大多数行动者而言,他们是被动员而非自动参与执行政治精英们制定好的政策。政治精英们往往运用法律等行动策略,按照政治目的对公众价值、道德规范和人际行为准则进行确认、修改、或者替换,以确保治理活动的有效。[7]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将运动式治理置于'‘强国家一弱社会”的逻辑前设下,这种建立在国家权力动员、组织、集中全社会的力量以控制和战胜危机的主客体逻辑关系的理解有着积极意义。而当强国家-弱社会的结构转向强国家-强社会结构时,行动者之间的主-客体关系也会逐步向主体-主体关系演化。在行动方式上依赖于国
7、家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化动员的方式将不断被社会化的动员方式所削弱。因而,我们看到运动式治理正逐渐由宏观国家层面内化为中观组织和微观行政层面。研究运动式治理总是不可避免地要提及政治动员。有研究者提出同为集体行动的两组概念至少在产生的背景和发挥作用的范围和形式上存在差异。[8]而学者唐凰凤认为要将两者完全剥离十分困难。不同的学术观点恰好旁证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施雪华认为,政治动员是政治主体以其价值观、信仰诱导和说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