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逍遥散的临床运用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逍遥散的临床运用体会方亚祥(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院中医科江苏泰州225300)【中图分类号】R8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5-0045-03【摘要】逍遥散是和解剂中调和肝脾之要方,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木文举例总结了近二十年来临床运用逍遥散在治疗郁证、更年期综合征、黄褐斑、慢性结肠炎四种疾病的治疗体会。逍遥散是和解剂中调和肝脾之要方,临床中运用十分广泛,每每取得较好的效果。木文总结了近二十年的临床实践中,该方对部分病种治疗的体会。1逍遥散方药解析此方始载于宋代·陈师文《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源自汉代张仲景的
2、经方四逆散和当归芍药散。其组成为四逆散易枳实合当归芍药散去泽泻、川茅加生姜、薄荷组成,即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煨姜8味药组成。主治肝郁血虚,脾失健运而见两胁胀痛,头昏目弦,口燥咽干,神疲乏力,抑郁不乐,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以顺肝性;当归、白芍养肝血,柔肝体,帮助柴胡恢复肝正常的顺达之性;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促进气血生化;甘草配合茯苓、白术以益气健脾,配白芍以缓急止痛;薄荷辛凉,助柴胡以疏肝气、解郁热;煨姜温运和中,且能辛散达邪,助柴胡、薄荷疏肝,助茯苓、白术以健脾胃。以上诸药相配,体现了肝脾同治,气血兼顾,重在治肝
3、之法,使肝郁得解,血虚得养,脾虚得补,则诸症自愈。该方在立法上体现了“木郁则达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原则。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忧思、恼怒,导致人体气机紊乱,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情志致病较为普遍。因此气机不畅是现代社会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临床中我们强调气机调畅。百病生于气,气贵顺,血贵行,气血调和,百病不牛;气不顺则血不行,气血不和,百病丛牛。正如《丹溪心法·六郁》言:“气血冲和,百病不牛,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之病,多生于郁”。五脏中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
4、。肝主疏泄的根本作用在于调畅气机,若肝失疏泄,则气机的疏通和畅达则会受阻,从而形成气机郁结的病理变化。另外在反复的持久性情志异常情况下,也可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不论气机怫郁,或情志致病,主要责之于肝,肝病又可延及他脏,易于伤脾、变生痰浊、郁火、血瘀、湿聚、食滞、心神失养等,临证中当从肝、脾、心论治,以逍遥散为基本方,配以相应的化痰、清火、活血、化湿、通滞、宁心等治法。临症加减,广泛应用于病机属于肝郁脾虚为主的各科疾病,每获良效。2病案举例2.1郁证李某,女,60岁,农村妇女,1998年6月初诊。患者两胁胀痛,腹胀暧气,不思饮食加重十余天,伴有
5、悲忧善哭,疲乏无力,失眠多梦。舌淡苔白腻脉细弦而滑。追问病因,家庭不和数十年,常受家庭暴力,长年郁郁寡欢,半月前被驱出家门,寄居女婿家而发本病。证属肝郁脾虚,痰湿内阻,心神失养。治以疏肝健脾,化痰去湿,宇心安神。方用逍遥散加减。酒制柴胡龍,佛手10克,陈皮9克,全当归10g,大白芍10g,炒白术10g,茯苓10g,茯神10g,惹改仁10克,酸枣仁10克,小麦12克,大枣10g,炙甘草5g。服五剂后胁痛消失,其余诸症大减。继服10剂后诸症基本消失。因其家庭原因每年都发类似症状,均以逍遥为主方10余剂药即能取效。按郁证的病因是情志内伤,病理变化和心、肝、脾关
6、系密切。气郁常是诸郁的先导,气郁日久,影响及血,则血行不畅,而致血郁;气郁化火,又可形成火郁;气滞不行,津液凝聚成痰,可致痰郁;脾运不健,或水湿停聚而成湿郁;或食积不消而成食郁。至于悲哀伤心,则可出现悲伤欲哭等心神不宁之症。六郁一般多属实证,若病久伤及心、肝、脾三脏气血,则多属虚证。临床验证强调以疏肝为主,随各种兼夹症变化加以变通。2.2更年期综合征林某,女,48岁,于2009年4月初诊。患者停经1年余,伴情绪不稳,急躁易怒,口干而苦,腰酸耳鸣,头痛目赤,胸闷胁胀,胃纳欠香,失眠多梦,阵阵烘热,汗出,,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证属肝郁气滞,肝肾阴虚。治拟疏肝
7、滋阴。方用逍遥散合地黄汤加减。药用:蜜制柴胡8g,全当归10g,大白芍白术10g,茯苓10g,茯神10g,生地10克,怀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山梔10克,浮小麦15克,糯稻根15克,大枣:LOg,远志10克,夜交藤10克,炙甘草5g,上药6剂诸症减轻,睡眠大为好转。减山梔、远志、夜交藤,再6剂,烘热出汗消失。继服12剂,诸恙悉平。按更年期综合症在中医学亦有称“经断前后诸证”。多因妇女将届经断之年,先天肾气渐衰,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将竭,导致机体阴阳失稀,或肾阴不足,阳失潜藏;或肾阳虚衰,经脉失于温养而出现一系列脏腑功能紊乱的症候。一般认
8、为乃肾气虚衰引起诸脏乃至全身机能减退,强调从肾论治。但因“经断前后诸证”困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