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印刷故障分析及解决对策

常见印刷故障分析及解决对策

ID:32989532

大小:62.3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8

常见印刷故障分析及解决对策_第1页
常见印刷故障分析及解决对策_第2页
常见印刷故障分析及解决对策_第3页
常见印刷故障分析及解决对策_第4页
常见印刷故障分析及解决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印刷故障分析及解决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常见印刷故障分析及解决对策刮刀线痕(刀丝、刀线)1・1刮刀线痕产生的原因①无油墨的线痕。主要是油墨中混入了坚硬的无机杂质,如沙子等。②较粗的有油墨的连续刮刀线痕。是由于一些软性粒子顶起了刮墨刀,或刃口损伤而产生。③“流星”状的刮刀线痕。这类刮刀线痕一般在印刷版辘的网点很浅或未雕刻网点部分出现,时隐时现,危害大也较复杂。涉及到油墨.制版很多因素。主要原理是:版与刮刀产生的路离子和油墨中的“活性粒子”结合并吸附在版银上所导致的。④细丝状的连续性刮刀线痕。这类刮刀线痕细小,像头发丝一样。其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总的来说,大概有如下几个方

2、面。a.辗筒表面镀珞层硬度不够光洁度不好。b.油墨细度不够。c.车间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洁净也会影响,特别是温度和湿度的突然变化。d.静电方而。e.刮刀方面。硬的刮刀比软的刮刀产生的线痕要多。1.2处理对策第一类的无油墨的刮刀线痕,处理时将刮刀稍微松开,用竹刀轻按刀身或轻擦,或升高压辗,将刮刀完全松开,让油墨将硬粒子带走。处理时注意不能太用力,以防弄伤版馄。第二类刮刀线痕是最简单的,只要用竹刀擦去即可,如果是刮刀损伤的,则要换刀。第三类刀线痕(流星式或循环性刮刀痕)。这类刮线的处理较难,需综合进行。方法为:①过滤油墨。②加入活

3、性减缓剂消除印刷过程屮产生的活性基团。③横扫磨版。用50目的金相砂纸对印刷版親进行横扫式磨版。④刮刀也应作适度的研磨及调整。第四类刮刀线痕(细丝状刮刀线痕)。这种线痕的处理最复杂,必须认真分析清楚产生原因。基本的处理方法为:①用50目金相砂纸轻轻贴在线痕处磨版。注意磨的时候砂纸能轻轻贴住。另外,印刷速度太慢也不能使用此方法。②过滤油墨或用另一桶油墨,甚至换另一类型油墨。③使用卬刷辅助剂也有一定作用,但加入助剂后必须保证油墨完全循环过滤。在磨完版后先用助剂洗版,再添加于油墨中效果更好。④轻度刀线时使用快干溶剂。⑤改善印刷机的消除

4、静电功能及在油墨屮加入一定的抗静电剂。⑥改善印刷机的环境,适当提高空气湿度,尽量保证恒温,以及减少粉尘。⑦提高新墨比例。静电故障2・1静电故障表现在以下几方而①静电斑纹现象。②静电毛刺现象。③静电排斥漏卬现象。④静电吸尘现象。⑤放电现象。1.2静电产生的原因①摩擦起电。印刷基材介电系数大,通过高速印刷设备吋摩擦产生电荷,电荷不断积累。②剥离起电。卬刷基材在高速下与压辗、导线的表面接触,在分离的一瞬间引起剥离起电。③油墨长时间运转后聚积了电荷,特别是使用非极性溶剂时。2.3静电消除对策①控制湿度。空气中加湿,提高基材和油墨的导电

5、率,一般湿度以60%左右为佳。②接地。把金屈体与大地连接。③离子屮和法。让空气离子化,产生正负两种离子,以屮和基材上的静电。④在油墨中加入适量的抗静屯剂,添加极性溶剂,如甲乙酮、异丙醇等。①适当提高油墨粘度,能减少静电故障,提鬲印刷质量。糊版(雾化、刮不清版污)2.1糊版的原因①刮刀的磨损,降低了刮油墨的效率。②版面镀珞不好,或磨损造成了版鶴面的损伤。③油墨中的粗粒子、杂质等被刮刀带到了版鶴上造成了版馄表面的损伤。④版车昆偏心造成。⑤油墨对钻层的亲和力大。⑥油墨粘度太大,难以刮干净。⑦使用慢干溶剂,刮刀乂靠近压卬点,油墨与空气

6、接触面很小,处于润湿状态,易产生糊版。1.2糊版的解决对策①换刮刀或重新磨刀,调整刮刀的位置,注意由于振动使刮刀的松动。②修正版辘的偏心。③版面粗糙时可重新打磨或重新镀珞。④印刷油墨降低粘度,增加新墨比例。⑤糊版不太严重时用网纱擦拭版馄,或相版面吹风,或降低印刷速度,或增加快干溶剂。⑥对銘层亲和力强吋,可试着换油墨牌号,消除静电以及使用活性缓施助剂。以上是印刷中常见的六种故障,主要是要求我们能分析出故障产牛的原因,才能顺利排除问题,印出高质量的产品!由于篇幅有限,我只能把剩下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罗列岀来供大家分析研究。如下:白化

7、(粉化)产生的原因①树脂白化。由于溶剂组成的不平衡造成,真溶剂少,纯稀释剂过多的情况下,油墨中树脂析出,与颜料分离。②溶剂白化(水白化)。在环境湿度比较高时,蒸发速度快的溶剂大量的从版面上蒸发岀来,溶剂的蒸发汽化热吸收使版面被冷却,引起结露。漏印产生的原因①印压不足,图案、文字等反复出现不规则缺损。②压银橡胶的老化,压辗的橡胶层小于10mm,橡胶旧了,太硬,弹性不足。③印压的两端不平衡,压鶴不水平。④压辘轴、轴承升降机构磨损、游动。⑤版辘法兰盘、安装头的偏磨损,版辘圆度差而使版辘运转时振动。⑥压鶴损伤,有凹坑。气泡产生的原因①

8、油墨表而张力太大,油墨粘度不合适。②油墨循环系统有欠缺,流动性不好,吸进了空气,油墨落差太大,冲击引起气泡。③直接供墨的卬刷机上,磁性搅墨棒弯曲,在墨盘里跳动,引起大量气泡。咬色(析出、反套印橘皮状斑纹)产生的原因①前一色油墨干燥不充分,下一色的干燥速度快,造成粘性瞬间增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