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87935
大小:56.2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8
《折射静校正技术在复杂地表条件地区资料处理中应用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折射静校正技术在复杂地表条件地区资料处理中应用效果摘要:折射静校正是地震数据处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本文通过实例阐述了绿山折射静校正处理技术在复杂地表条件地区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关键字:折射静校正初至拾取速度模型校正量中图分类号:0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引言静校正是地震资料处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由于地表起伏,使炮点或检波点高程变化从而引起波传播路径长短的变化,地震记录产生时差;由于近地表速度层的不均匀性,造成多次覆盖反射时间存在时差,叠加后形成假反射或形不成反射,这就需要采用静校正技术来消除这种时差。折射静校正就是直接采用地震记录初至
2、时间去反演出地表层的厚度和速度,并计算出静校正量这种简单时移的办法来消除这种时差。静校正是贯穿地震勘探的整个过程并对提高信噪比起着重要作用的过程,是实现CMP叠加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直接影响叠加效果,决定叠加剖面的信噪比和纵向分辨率,同时又影响叠加速度分析的质量。2绿山折射静校正在本区的应用本区属剥蚀丘陵一中高山区,北西向或北东向的沟谷发育,地形切割较强烈,地势西高东低,海拔标高为1567.加至1220.9m,最高处位于勘探区西南部,最低处位于勘探区东北部,相对高差346m,地表地形较为复杂,地表高差较大(高程变化示意图见图1),岩性多变,野外采集得来的原
3、始数据单炮初至波不平滑,目的层反射波不连续,这势必会影响后期数据叠加效果,但总体来讲,该区资料单炮品质很好,初至清晰,折射层较稳定,主要煤层反射波突出,为初至折射校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图15mX10mCDP高程立体图2.1绿山折射静校正量求取过程本区采用绿山软件的初至折射静校正方法来做野外一次静校正,主要分两步实现:第一步由给定的初始模型进行正演,用射线追踪的方法得到初始模型的初至波;第二步,用计算的初至波和实际拾取的初至波进行比较,计算地表模型的修正量,经过几次迭代,最终得到比较精确的地表模型。具体工作流程如下:⑴大炮初至拾取:用GII建立观测系统数据库,输
4、入炮点和检波点坐标以及高程数据,然后用BI0转换SGYS数据为CPT文件,再用PICKER模块每炮每道都做细致的初至拾取,获得初至时间,它代表观测到的通过模型的旅行时间,用于计算误差时间。⑵折射分层:用BRANCH拾取每一个折射层的交叉距离(交叉点),建立层信息表,检查覆盖次数窗口检波点和CMP面是否缺少数据。⑶速度分析和延迟时计算:启动FATHOMANALYSIS,计算每一个折射层的速度,编辑或者平滑折射速度使之更合理;计算每一层的延迟时,对没有拾取初至的炮点和检波点进行插值,计算出它们的延迟时。本区利用数据,根据速度分布,进行了两个分层。⑷模型反演和校正量
5、计算:运行FATHOMMODELING,自动加载FATHOMANALYSIS生成的速度和延迟时文件,建立深度模型,平滑深度曲线,计算静校正值。这个校正量的求取过程要经过反复迭代,收敛近地表模型与实际地形步步逼近,最终得出较精确的静校正量。本区分别进行了三次迭代,最终求取比较精确的静校正量,应用于后面的处理过程中,同时还要结合剩余静校正处理,才能达到最终的静校正处理。2.2绿山初至折射静校正应用效果分析利用绿山折射静校正模块对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⑴单炮对比:图2为折射静校前后单炮对比图,可以看出折射静校正前原始单炮存在较大的静校正量,折射波初至波扭曲,有效波
6、不连续。做了初至折射静校正之后,静校正量基本被消除,初至波的平滑度,有效波的连续性、能量及信噪比都有大幅度的提高。⑵绿山折射波校正和高程校正模块处理效果对比。图3是折射静校正前后叠加剖面对比图,可以看出没有做折射静校正的叠加剖面,由于地表起伏大,低速带变化大,叠加剖面目的层反射波不明显,更不连续,根本无法进行下一步解释工作,而作过折射静校正的叠加剖面,消除了低降速带以及长波长静校正量的影响,叠加剖面反射成像清晰,目的层反射波明显且连续性很好,符合地层结构,信噪比也高。3结论初至折射静校正是复杂地表地质条件下进行地震勘探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直接影响着地震资料处理结
7、果以及后期资料解释成果和实际应用效果。地震勘探对于地震资料处理过程的每一个步骤要求都非常严格,对于复杂条件下的地震资料就更是如此。对于不同的地表和底层情况,通常会通过测试选择适合的静校正方法进行处理。通过实例证明,绿山折射静校正对于解决复杂地表结构,低速带分布不均匀,低速带速度变化大的地区的静校正问题是非常有效的。图2折射静校正前后单炮资料对比图图3折射静校正前后叠加剖面对比图参考文献:[1]邹才能,张颖,等•油气勘探开发实用地震新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2]熊翥.复杂地区地震数据处理思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3]牟永
8、光•地震勘探资料数字处理方法[M].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