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ID:32983852

大小:54.6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8

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_第1页
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_第2页
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李光红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田村镇中心小学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以及相关专家组织的深入研究,许多一线专家学者认为,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应该让数学进入到生活实际当中。只有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使得课堂效率得到非常大的提高。但是受到传统数学教学的影响,目前很多教师都很难接受逻辑理念较强的数学和较为生动形彖的生活情景相联系起来。虽然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国小学数学的教育就应该止步于枯燥无味的阶段当中。相反,教师应该学习一些创新的教学理念,使得小学数学教学变得生动化,形象化,生活化。关

2、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生活化;探究;对于小学数学这门逻辑相对较强的学科而言,培养学生的兴趣非常必要的。使得学牛从“要他学”变成“他要学”的这个过程,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更能够使得数学成为一种学生的本能工具,为今后高年级的学习打下深厚的基础。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就应该使得数学变得生活化。因为数学是一门建立在生活情景下的学科,如果教师能够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谈一谈数学的实际应用。那么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更能够使得学牛热爱数学这门学科,不会感到数学学科的枯燥无味。下面,木文将谈一谈如何使得小学数学变

3、得更加有趣,变得生活化。1必须要实行的原则要让小学数学教学变得生活化就必须实行有效的原则。其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这是有必要遵守一定的教学原则来对自身的教学进行探讨:对于兴趣教学,教师主要应该遵守的两个原则应该是适宜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笔者认为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当屮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主动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实际模式的教学探讨:1.1适应性原则所谓适应性原则,主要就是根据学牛主要适应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内容,作出一些适当的教学调整。在现代化的教学中,小学奥数已经变得非常流行,很多

4、家长和教师认为一些学生只要掌握了小学奥数当中的内容,就会使得自身孩子的数学思想变得非常的厉害,笔者认为这样的理念是不正确的。众所周知,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自身的学习方式和基本的能力,在这些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根据,孩子自身的学习理念來进行合理的方式调整。虽然不可否认这样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教师必须遵守的一个原则就是让学生主动地适应于实际的教学课堂,而并不是偏离于实际的教学。1.2发展性原则发展原则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能力发展而提岀的,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当屮,教师不仅需要对于自身教学内容进行实际的调整,更需要注意到学生

5、的思维是不断的在发展的。一直在进行学期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耍对于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的调整必须适应学生的实际发展,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受到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具有挑战性,另一方面,学牛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就可以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我相信只有教师注重了发展性原则的培养,才有利于实际的教学。2教学实例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作为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和合作交流,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牛融入到新型的教育过程当中。著名的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最好的学习方法那么无疑就是做了。”要让小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变得有效,就必须让

6、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学习。数学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是通过在课堂上以讲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相信成效并不是很大。下面,以一个非常有趣的算术例子来例证该方案的有效性。1+3二1+3+5=1+3+5+7二1+3+5+7+9二从事一线教学多年的教师在讲解的过程当中,不难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问题。这种算术问题将非常有力的证明了算术梯度的奥妙性,这样的奥妙恰恰体现了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刚接触此类式子的学生或许会拿到笔就开始运算。不错这几个式子的运算结果就是4,9,16,25。但是学生在算完了该式子之后,就会有一种非常巧妙的想法,

7、似乎这几个字的结果是某个数字的平方。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的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引导他们发现答案。并不是告诉他们结果是什么样的。相信通过这样的引导性和自主探究性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数学文化的实践探索,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咼。总之,要使小学数学教学变得生活化,那么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木文从多个方面谈了关于如何培养学牛兴趣的相关方法,希望能够使得许多教师受益于本文,提高教学效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