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脑抑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临床观察

清脑抑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临床观察

ID:32981933

大小:57.6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8

清脑抑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临床观察_第1页
清脑抑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临床观察_第2页
清脑抑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临床观察_第3页
清脑抑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清脑抑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脑抑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临床观察杨春风(黑龙江省双城市同仁医院150100)【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0151-02【摘要】目的观察自似清脑抑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中西医常规对症,支持基础上分别加用奥立保克(对照组19例)及清脑抑眩汤(治疗组20例)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复发率、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及经颅多普勒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V0.05或P<0.01)o结论清脑抑眩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眩晕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而改善微循环和降低血液黏度可能是其治疗学机制之一。【关键词】清脑抑眩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临床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08年3月〜2010年3月用自拟清脑抑眩汤治疗此病39例患者,并进行了随机对照观察,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中医诊断参照1993年国家卫牛部制定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部分内容[1],西医诊断参照有关文献标准[2]。纳入病例:(1)年龄40岁以上;(2)符合脑血管病发病规律;慢性起病逐渐加重

3、,或急性起病,常呈反复发作性,体位性眩晕,常伴视觉症状及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3)体征:眼颤、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等;(4)颈椎X片或颈椎CT示颈椎肥大性改变或椎间孔变窄;经颅多普勒(TCD)示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中医辩证属风痰上扰型;(6)配合治疗方案,病例观察期间未使用其他药物;排除:(1)有严重心、肺、肾疾病或多脏器衰竭者;(2)对木药过敏及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者;(3)孕期、哺乳期及其它疾病所致的眩晕。2、一般资料所有病例为木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40〜76岁,平均(60.5&pl

4、usmn;11.47)岁;病程3个月〜9年,平均(5.51-3.57)年,眩晕程度:中度6例,重度14例;既往史:高血庄10例,颈椎病者10例,脑动脉硬化者9例,中风者4例,高脂血症者9例。对照组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43〜74岁,平均(62.6±8.8)岁;病程3个月〜9年,平均(5.63±3.87)年,眩晕程度:中度9例,重度10例;既往史:高血压者10例,颈椎病者10例,脑动脉便化者9例,中风者3例,高脂血症者8例。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方法1)治疗方法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支持

5、治疗,但治疗期间不用其他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自拟清脑抑眩汤(茯苓50g、白术30g、半夏12g、龙骨30.牡蛎30g、陈皮6g、天麻15g、竹茹10g、石菖蒲15g、白痰藜15g)加减,恶心呕吐甚者加用生姜12g,若瘀象明显可加丹参20g、葛根20g,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对照组加用盐酸氟桂利嗪(奥力保克10m"粒,黑龙江澳立达奈德有限公司生产),每晚1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周。2)观察指标治疗前后眩晕症状评分,参照《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标准[3];血液流变学及TCD指标[包括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和基

6、底动脉(BA)]变化;一般指标(包括一般体检项目,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3)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文献⑴有关内容。分临床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U.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20例,临床治愈8例;显效10例,好转2例;对照组19例,临床治愈2例,显效8例,好转8例,无效1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μ二2.834,P<0.01)<>2)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或PV0.01),

7、且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o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X±s)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差值比较AP<0.01o3)两组患者TCD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椎■基底动脉TCD指标中收缩期流速(Vs)、舒张期流速(VD)、平均流速(V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3项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V0.05);对照组患者TCD的LVA和BA中3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V0.05)。脉动指数(PI)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

8、性。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D测定结果比较(X±s)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V0.05;()内数据为例数。4)两组患者随访情况治疗后随访2个月,治疗组复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