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75937
大小:57.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8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分析赵琳(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460000)【摘要】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n=40)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n=40)釆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咳嗽、肺部哮鸣咅缓解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
2、对照组,PV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相比单独用药,疗效确切,可短时间内控制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可作为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一种较佳的治疗方式。【关键词】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屮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7-0220-02小儿支气管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2—,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复发率较高等特点,常引起广泛气道狭窄和痉挛,促使患儿哮喘急性发作[1]。小儿支气管治疗,目前多遵循消除痉挛
3、、恢复肺功能等方式为目的,雾化吸入治疗因其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点FI前被临床广泛采用。本文由此出发,选择在我院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患儿为研究对象,探究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患儿入院前均伴有喘息、咳嗽、气促等临床症状,均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获得家长知情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支气管异物、先天心脏病、先天肺部发育不良、呼吸
4、功能衰竭等严重器质性疾病患儿;根据治疗情况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40),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10岁,平均(5.2±l.l)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9岁,平均(5.1±0.9)岁,两组患儿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解痉、平喘、镇静、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等对症综合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使用剂量:&洋;3岁患儿0.5ml/次;<3岁患儿剂量减半;均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5、吸入10〜15min/次,每日2次,7天为一个疗程;观察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3岁患儿吸入lml布地奈德混悬液和0.25ml硫酸沙丁胺醇;&吐;3岁患儿吸入2ml布地奈德混悬液和0.25ml硫酸沙丁胺醇液,均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每日2次,吸入时间10〜15min/次,7d为一疗程。1.3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并观察记录呼吸困难、咳嗽、肺部哮鸣咅缓解消失的时间。1.4疗效评定[2]显效:一个疗程内,憋喘、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哮鸣咅及湿啰咅等体征消失,胸片显示病灶基本消失;有
6、效:一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得以明显改善,但偶有轻咳症状,胸片显示病灶基本消失;无效:一个疗效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未改变,胸片显示病灶无改善,其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二显效率+有效率)。1.5统计学分析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检验方差齐性后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8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7、=11.3,p=0.026)o2.2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比较观察组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1.8±0.5)d,咳嗽缓解时间(3.7±0.8)d,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3.3±0.6)d;对照组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3.2±0.6)d,咳嗽缓解吋间(5.2±0.9)d,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6.1±l.l)d;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吋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o2.讨论沙丁醇胺是一种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可有效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增加黏
8、液纤毛清除功能,抑制内源性肥人细胞释放过敏介质,防止支气管痉挛,减轻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改善通气功能,经雾化吸入数分钟后可迅速解除气道阻塞症状;布地奈德是是目前所有吸入糖皮质激素中的唯一非卤素类型,具有生物活性强,作用持久的特点,通过吸入布地奈德后,药物会穿过细胞膜结合细胞浆内的激素受体,并进一步穿过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