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62345
大小:55.7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8
《新闻新闻传播论文范文-浅议对新闻感官主义的深思word版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闻新闻传播论文范文:浅议对新闻感官主义的深思word版下载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对新闻感官主义的深思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新闻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谓感官新闻是“用以推动阅听人娱乐、感动、惊奇或者好奇感觉的软性新闻,诉诸感官刺激或情绪反应甚于理性”⑥。在此准则下,媒体工作人员以能否刺激阅听人“感官阅读经验”为标准,最终成为选择新闻主题及形式的意识形态。就台湾媒体来说,追逐刺激、煽情报道的传统由来已久,在1997年“白晓燕绑架案”中,台湾一些媒体为了追【摘要】新闻感官主义倾向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受到学者和公众的关注。近年来,台湾新闻
2、报道感官主义有愈演愈烈之势,收视率为一切的主导被认为是新闻感官主义的主耍理由,同时还包括传媒的生态和媒体从业人员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动新闻”引发的质疑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新闻制作和媒介理念的深思。【关键词】新闻感官主义动新闻《苹果日报》2009年11月,台湾《苹果FI报》推出了一项新的新闻呈现模式“动新闻”,利用动漫的形式,模拟新闻现场,联合网络、手机平台播出。传统上,报纸只能提供静态的图片,“动新闻”提供新闻的影音画而,让平而新闻动起来,使用者可以通过网络或手机看到生动的新闻动画。然而这种新形式一经推出,就引发了社会公愤,当地妇女、教育、媒体监督机构联合发起游
3、行,集体抗议“动新闻”,最终致使台湾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出台监管规定,《苹果日报》被处以罚款,并向公众致歉。单从技术上来说,“动新闻”的出现,只是平面媒体应对多媒体竞争的一种策略,事实上,在读图时代,报纸图片报道的比例被一再扩充,电子媒体的影像的鲜活和及时,网络信息的丰富和多元,使得纸质媒体从内容到形式都面对着激烈的竞争。但是,从传统的平面新闻到动画新闻,转变的是什么?一位受众在观看“动新闻”后的评价可以说明一些理由:“很多时候看到《苹果日报》的头版,我都有被揍一拳的惊吓感!……以前看到平面的示意图,你会知道这就是示意图而已,当你看到动画,看到一把开山刀从左、从右,
4、上上下下刺进一个人的身体,然后搭配一些真实的画面(犯人押解、被害人亲人痛哭失声等)。这种将我们不知道的部分用动画呈现出来,还能算新闻吗?”①这种质疑声绝不是孤立的,新闻学院的在校生都能分辨出新闻与社会剧的本质差别,但是在专业记者的报道中,为何屡屡出现这种新闻戏剧化的现象?“动新闻”引发社会抗议,与《苹果日报》一贯采取的报道风格——聚焦于黄腥膻内容,用刺激的画面博取受众眼球有关,但是在此背后是台湾新闻报道一个极具争议却已成为常态的目前状况:新闻感官主义。一、新闻感官主义的源起与特征在华人地区,以刺激煽情为特点的报道统一被称为“八卦”新闻。据考证,“八卦”一词的来历,
5、有解释为:爱打听别人隐私,爱说是非,爱管闲事,乐此不疲,“谓之八卦”。②也有认为来自台湾中时报系的《时报周刊》,因为该周刊的内容特点是偏重感官新闻、报道影艺名人轶事,它共有八个版面,有些人把八开误发音为“八卦”,后来这一类型的新闻就被统称为“八卦”。③港台地区以《苹果日报》旗下的《壹周刊》最擅长八卦,自从其2001年进入台湾后,进一步助推了台湾媒体以揭私、暴丑为主要内容的八卦倾向。事实上,“八卦”新闻并非华人独创。传媒史上黄色新闻时代,正是以这种煽情、戏剧化的社会新闻为特征,当今备受媒介学者诟病的“小报文化”,同样擅长报道名人隐私八卦。“小报”原本指纸张大小只有正
6、统报纸的一半,后来特指另类的不同于主流严肃报纸的报道内容。西方学者对小报特征界定为不关注政治、经济、社会议题,以娱乐性主题为主,强调资讯的娱乐性,④这种风格特征正是黄色新闻时代报道方式的延续。电视媒体的岀现,是推动新闻感官主义发展的另一重要推手。上个世纪70年代,学者研究发现电视新闻的产制方式,造就了一种“看待新闻事件的方式”o⑤呈现视觉画面被认为是电视新闻的优势,可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性”,但是重视视觉文化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对新闻事实的扭曲,记者在报道中为了使其符合视觉文化特色,选取镜头时偏好现场感强、冲突性强,能引发视觉刺激的画面,这样就形成了报道新闻事件的不同角
7、度。一条新闻可能有不同的呈现方式,但是为了突出影像的特点,感官的刺激会成为首选,例如在对犯罪事件的报道中,突岀犯罪现场和过程,相关社会理由产生的理由被弱化。到了90年代,媒体感官主义新闻的比例增加,非感官主义新闻的的主题,例如政治议题也加入了感官主义的报道风格。近来的研究发现,现代记者的叙事模式越来越倾向于“视听觉表演模式”。电子媒体通过新闻标题、配乐、摄影手法、后期制作、报道口气、播报方式等刺激感官的形式,扩散了“小报文化”,进一步推进了感官主义风格。通过对台湾电视新闻制作的变化梳理,土泰俐认为当下台湾电视新闻报道的感官主义取向,例如主要偏好辛辣新闻主题,以目炫
8、的传播技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