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61951
大小:55.8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8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现象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现象及反思新课改应着素质教育的呼唤向我们走来,带来了素质教育的春天。于是,课堂上更注重生命意义的平等,自主、合作、探究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尊重学生的理解,以学生为主题,张扬学生的个性……学生乐了,课堂活了,知识杂了,素质教育是否实了呢?笔者不敢苟同。如何理解新课改,如何让素质教育在新课改下更精彩,笔者谈几点浅知掘见,敬请见教于同仁:一、莫让课堂失去学科本质现象:新课改提倡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教学观,于是乎,任意拓宽教材,随意整合,有的课堂成了大杂绘,语文、数学、音乐、美术
2、、思品……什么都往里装,多位一体,“课纳百科”,美其名曰:“综合性学习”,使得课堂失去中心,失去重心,失去学科本质。课堂就好比一棵果树,嫁接了苹果、柿子、桔子、梨子等多种水果,希望它一年四季都丰收满树,结果呢,它结出的果子是又小又涩的,几乎没有一个好果子。例如:有位老师在执教阅读课《在大海中永生》第一课时,根据学生在课前搜集了大量资料,课前知识储备极为丰富的特点,出示课題后,即让学生交流对邓小平爷爷的了解。学生一个个兴致辞勃勃、滔滔不绝,邓小平小时候的故事,留学的故事,千里挺进大别山,“文革”中受迫害,
3、南巡讲话……此时让学生停下来去阅读课文,学生仍沉浸在讨论中,欲罢不能。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失去了语文味;上成了汇报资料课,失去了学科本质。反思:是什么树,就结什么果;是什么学科,就收获什么知识。课堂不能失去学科本质,素质教育不能离开学科本质。语文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放到课堂中,它毕竟不同于自然课、美术课、音乐课,应还语文课以语文味,走自己的路。笔者并非针对综合性学习,相反,很是赞成,但课堂上不能综合过了火,什么都往课堂里装,这样的五花八门的课堂不叫素质教育,而叫“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4、。素质教育的课堂应该应该是实在的课堂,应该是文思纷飞的课堂,应该是学生获得灵感的课堂……例如: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就没有繁琐地议论《水浒传》,而是设计了一道填空题:()的林冲,鼓励学生读书要读出个性,读出属于自己的结论。抓住了课文课堂的学科本位,相信这节课的果子定是又甜又大的。二、莫让课堂失去教师主导现象:新课改提倡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于是乎,课堂上学生议议论纷纷,教师被学生牵着走,学生走到哪跟到哪,失去了主导。课堂成了一盘散沙。学生自说自话,这样
5、就叫素质吗?反思: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不能学生只顾自己说话,它应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多向互动,所以不应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善于导,导在关键,导在疑难,四两拨千斤,使课堂有质的飞跃,进入新境界。1、拈针挑线,串起珠贝。学生的理解是零碎的、杂乱的、片面的、不完整的,教师要善于整理,使它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说学生的理解是一颗颗珍珠的话,教师要善于把珍珠串成项链。2、再接再厉,直捣黄龙。学生的体会有时只能“蜻蜓点水”,这时教
6、师的导就要帮助学生挖洞,直捣黄龙,使学生理解透彻。3、有错必究,错中精彩。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的理解有时也会是错误的,有人解释为“个性”。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有错是必然的。当学生有错时,有时可“悬崖勒马“,有时可“错上加错”,即引导学生争辩,归谬,从而使知识掌握得更为牢固。课堂是片大草原,如果说学生是驰骋的马儿,那么教师则是缰绳,信马由缰,只有缰绳引好路,学生才能吃到更鲜更嫩的草。三、莫让课堂失去学习方法现象: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在有些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只见其"形
7、”,难觅其“实”。你喜欢什么就学习什么,然后放野马,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学习,往往看似轰轰烈烈,其实模模糊糊,很多学生不知干什么,教师在“放任自流”。学生不会学习,人云亦云,又怎么叫素质教育呢?反思:新课程虽然强调发现的学习观,但也强调三维的目标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法的教学也是不可忽视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四、莫让课堂失去评价标准现象:新课改提倡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8、。于是乎,有的课堂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教师认为都不错,课堂上没有错误可言。知识的建构主义落入了“唯心论”,必然会导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不明确。笔者请问:既然学生都会了,还要上课干什么?学生是非不明,又怎能么叫素质教育呢?反思:我们鼓励学生多元化地理解文本,并不排斥'‘英雄所见略同”,寻求文本所寄托的真善、美。有人戏曰:“课堂就是学生范错误的地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定有错误,第斯多惠曾说:“教师的本领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