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能力培养浅谈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能力培养浅谈

ID:32961722

大小:56.1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8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能力培养浅谈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能力培养浅谈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能力培养浅谈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能力培养浅谈_第4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能力培养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能力培养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能力培养浅谈摘要: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发挥学科特色、培养学生能力”,已成为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如何在新课程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育界极其重视的课题。为此,我们在新课程化学教学中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作了初步的实践与研究。关键词:提高;学生;实验;能力1变革教学定势,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新课程明确要求教学应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于化学学科而言,良好的实验习惯

2、是科学素养的充分体现。其中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记录是学生养成良好实验习惯的关键。在以往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教学定势:老师在讲台上演示实验,一边做,一边提问学生,最后再进行总结和板书。这样的教学,虽也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对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显然是非常不利的。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着力变革这种较传统的教学定势,在切实落实学科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具体教学中我们是这样进行的:实验前先准备好实

3、验的相关资料,以多媒体或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示;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自主寻求实验中所需的药品、仪器及注意事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采用报告的形式进行交流。实验中要求学生把自己发现的知识进行全面的记录,特别要求学生对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3个阶段里发生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实验后通过学生的自主讨论与归纳去探寻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在上述3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层层析疑、步步递进,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进行镁带燃烧的实验时,我们改变以往平铺直叙的方式,先展示给学生有关镁的着火点、状态

4、、密度等信息,引导学生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得出镁带燃烧的条件和所需的仪器。在实验进程中,我们又设置了多维情景:①为什么桌子上要放一块石棉网,它起何作用?②颜色的变化说明了什么?③如何来判断燃烧放出热量?④镁带只能与氧气反应吗?由于设置的情景一环扣一环,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学习情绪相当高涨,学生在边实验边讨论中慢慢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学生在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2改变实验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目前的化学实验教学还是一般先由教师演示实

5、验、学生观察实验,最后讨论归纳得出物质的性质、制法或规律。但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这样的验证式实验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实践中我们觉得:若能把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那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新课程《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时,我们首先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反应的原理和条件、反应物的状态特点,自行设计装置。学生中会出现许多方案:有用木炭燃烧的,有用碳酸盐与酸反应的,也有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等等。然后采用对比归类的方式

6、,指导学生选择最佳方案。引导学生从原料、收集、操作、安全性等方面展开讨论。讨论中,学生对每一种方案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可见,实验方式的改变,带来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实验教学设计虽然费时费力,但能较好地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学生不但掌握了实验设计的方法,更能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对同一问题进行认识,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而且同学之间通过互相合作与交流,能充分体验探究和成功的快乐,在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3重视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

7、养写实验报告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但是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同学即使到了毕业时也还不能较好地写出实验报告。其原因是有些学生不知道在实验中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记录什么。有些学生对实验报告写什么和怎样写还不了解。因此,他们常常把实验报告写得杂乱无章,空洞无物。为此,我们从第一节化学课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其具体做法是:首先在演示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为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我们对现行中师化学教材中所讲到的现象进行归纳、综合。有光、

8、热、声、态(状态)、颜色、气味、溶解、沉淀、液化、燃烧等等。在每次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中,总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中有无新物质的生成和上述现象内容来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好,认真分析,去伪存真,填写于实验报告中。这样要求学生,不仅使学生知道在实验中要观察些什么,使学生对知识获得比较完整的概念,而且也不会漏掉某些重要的实验现象,以致得不到正确结论。其次,采取具体措施,培养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为培养学生写好实验报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实事求是地认真观察、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