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49979
大小:61.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8
《联系生活实际创新课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联系生活实际创新课堂教学[摘要]《数学课堂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对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创新课堂教学一、导入新课一一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激发求知欲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从而激发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
2、如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特点,从生活实际中提出问题:土木结构的房屋,它的房梁都做成三角形。这是为什么?能做成其他形状吗?在教学认识圆的特征时,向学生质疑:我们常见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都是圆形的?能换成别的形状吗?……这些都是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具体应用的例子,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教授新知一一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理解掌握知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系统性很强。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利用生活中的感性材料、直观理解,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时,让学生从身边寻找那些物体的表面积接近1平方厘
3、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使学生对抽象的面积单位有感性的具体认识。又如教学“数量关系式”时,设计这样的问题:“你最近买了什么东西?每件商品的价钱是多少?买了多少?共付了多少钱?”让学生认真思考,看看所说的事情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最后归纳出单位、数量、总量的数量关系式。这样,学生对这个数量关系式的由来理解了,也就容易记忆,懂得运用。再比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
4、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一个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一切,实际上是用这些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来计算的,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通过利用“人体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再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利用多媒体引进一段动画:小明在操场上跑步,他跑了一周的路程是指操场的什么?如果在操场中间铺上草坪,要求铺多大,又是指操场的什么呢?
5、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动画片断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所以他们很快地就投入到迫切要求学习新知的情境中来。三、巩固练习——解决生活中的数学,提咼解题能力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的事物,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女口: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后,安排学生用面积单位测量书本、课桌、教室面积、自家客厅的面积;学习“百分数”后,让学生计算“出勤率”,单元考试中的“优秀率”、“及格率”等。这样学生学得自然、轻松、有趣,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的确有好处,逐步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
6、学生们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适时点拨以提高策略意识,在实践中提高,在不断犯错中前进。我还协助他们把自己的故事讲出来,帮助别人,提高自己,快乐你我。四、实践活动一一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拓展练习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有积极的意义。如;学习了物体的表面积后,学生争当设计员,自己选择设计和制作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防尘罩所需要的材料。让学生运用三角形的特征将班级内损坏的桌椅修好,看谁的方法最合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总之,在
7、小应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参考文献][1]张义兵.论网络时代的教育理念.中小学教育,XX[2]艾奉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中国电化教育,第176期.[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5]广州师范学院教科所课题组:《应试教育与素质
8、教育对举而不对立》,《教育评论》1999年第1期.[6]苏永华、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