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浅议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ID:32940681

大小:58.7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7

浅议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_第1页
浅议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_第2页
浅议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_第3页
浅议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_第4页
浅议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合作、交流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我们教师要科学地运用此法,并不断地反思、完善,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语文;探究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71-1随着新课程、新教法的不断深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日益明显。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顺着这种教改的大潮,我校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并结合校情、学情形成了自己的改革模式,即三学一教,四步教学法。其中的一学就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

2、上,进行合作学习。下面笔者就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实际,粗谈几点认识。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影响合作学习作为“三学一教”模式中的一个教学环节,有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合作学习倡导者们认为:“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但课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事实上,与同伴的社会相互作用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赖以实现的基本关系。合作学习教学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进一步拓展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综合性互动。这一交流方式的利用,充分开发了教学中的人力资源,把

3、教学建立在更加广阔的交流背景上,为现代教学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正是传统教学中所欠缺的先进的科学理念,之所以这样说还是源于自己的教学感悟。记得有一次,我在讲解史铁生的《老家》一文时,文中有这样几句话:我必然是这一个。每个人都必然是这一个。……这正是命运要你接受的“想念与恐惧”吧。如何理解这句话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学生们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我自认为他们也讨论不出个子午卯酉还浪费时间,便越俎代庖,将自己的理解灌输给了学生,讲完之后,学生们的眼神不禁惶惑甚至有点黯然了。我的脸倏地红了,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到了另一个班,我快速地

4、调整了自己的思路,让他们小组间讨论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忙起来了。在展示讨论成果的时候,我的脸又一次红了,因为赧然。他们的思路是那样的新颖,微言大义中不乏自己独到的见解,真是“于有声处听惊雷”呀!有了这次的前车之鉴,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充分地调动了小组的积极性,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我终于明白了“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这一哲学命题的含义。教师应该从髙髙在上的"权威宝座”上下来了,教师“一言堂”的时代已经尘埃落定了,相继而来的是学生对课堂的主宰,这种地位,最突出地表现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充分地

5、发挥着他们的自主性,主人公意识真正地走进了课堂,进而减轻了他们各自为营、攻坚难题、冥思苦想的心理压力。这个环节使得整个语文课堂充斥着轻松愉悦、生动活泼的氛围,教师也从不断的教授中解脱出来,而语文课堂却愈来愈有声有色了,民主自由的观念正慢慢地濡染着每位师生的心灵。学生们在互动中相互切磋、共同提高,他们那种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之火被点燃了,他们正在逐渐走进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而这正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意义。二、解决合作问题,完善合作教学(一)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小组中去所谓的小组合作,笔者认为是在大家将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遇

6、到的问题,通过互学的形式将其解决,并将这一问题引向纵深。所以这个问题的解决且深化,取决于每组组员的全体参与,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组合作的作秀色彩较浓,他们仅停留在表面的“热闹非凡”上。而这种形式上的活跃,也仅表现在少数人身上。剩下的则可能成为了"看客”、或是“孤军奋斗在抗战前线”、或是把合作学习看成是'‘话聊”的最佳时机。这是追求课堂繁荣的高姿态的老师所遗忘的。所以笔者认为要想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首先要做出表率,杜威曾说:“要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在这种平等

7、的前提下,每个学生才敢大胆地说出“我认为”o另外还应该采取一些激励措施,比如分值量化、年终大盘点、或是年度最佳/差组评选等。这些办法一经出现就形成了竞争,让他们每个人都有这种为本组争光的意识,当然最后的利益均沾是必须要落实的。只有这样,才能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当他们通过自身的活动体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时,教学中的无为而治的局面也许就快到来了。(二)设置适宜讨论的问题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科学地设置合宜学生讨论的问题,要么是开放性的,要么是有坡度的,忌为了讨论而讨论。比如在一节公开课上,有位教师在讲解文言句式

8、时,出了这样一个句子: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问学生这是什么句式。有的说是宾语前置,有的说是定语后置。教师本可以将这一问题点拨一下即可,但是为了追求课堂氛围,他选择了小组讨论。这样的讨论有意义吗?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上要切实地下功夫,从每一句话开始,从每个题目开始。一定要设置可讨论、可探究的问题,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