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技术

浅谈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技术

ID:32936512

大小:55.2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7

浅谈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技术_第1页
浅谈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技术_第2页
浅谈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技术_第3页
浅谈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技术【摘要】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在设计制造中涉及到很多种技术,并且它对技术水平的要求比较高。在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的制造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制造质量的因素,要想设计制造出高质量的压力容器,就必须完善设计标准和制造过程。本文主要介绍在设计制造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时,所应用到的技术和设计制造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希望对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的制造有所帮助。【关键词】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设计制造目前,不锈钢复合板由于其具有价格低廉、经济实惠、耐腐蚀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压力容

2、器的工艺设备材料中,它在国内外的应用比较普遍。下面对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技术进行简单介绍。1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的焊接技术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比单一材质的压力容器多了一个过渡层的焊接,在过渡层焊接过程中,所使用的焊条含鎔量、含镰量较高,这样可以防止碳迁移。在焊接接头的设计中,不锈钢复合板筒体焊接坡口有以下三种形式见表1所示:无论是基层、过渡层还是复层的焊接,都要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规划好焊接顺序,选择合理的坡口位置,在焊接完成后进行焊缝无损检测,确保焊接质量。2不

3、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的壁厚设计不锈钢复合板容器厚度与普通压力容器壁厚的计算方法是一致的,众所周知,不锈钢复合板是基层与复层结合而成的,而它在形成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变化,例如基层与复层的负偏差会变大,不锈钢复合板各层允许偏差范围如下表2所示:在设计压力容器的壁厚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可能影响壁厚的因素,在决定名义厚度时可以相应的控制好余量,以免壁厚的制造不符合标准规定。在不锈钢复合板容器是外压容器的情况下,要将有效厚度算入到复层中,但是要去除复合板的负偏差量。设计厚度较小的高温耐腐蚀的不锈钢复合板容器

4、时,复层采用高合金板;设计厚度较大的高温耐腐蚀的不锈钢复合板容器时,复层采用堆焊。3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的错边量控制复合板对口错边量的合理控制可以满足复合板耐腐蚀要求,根据规定,错边量要低于复层厚度的一半,并小于两毫米。坡口尺寸设计时,要以复层尺寸为基准,封头切边后,圆度公差要小于0.5%Di,并且小于10毫米。筒体下料刨边后,长度公差与对角线公差均不大于1毫米。不锈钢复合板错边量的控制非常严格,不仅要考虑复合板卷制时的伸长量,还要考虑焊接时的对口间隙和焊缝收缩量等,封头的内周长与筒体周长相匹配,

5、公式为:L=Ll-AL-nC+nAC,其中,L1为理论展开的长度,AL为周长伸长量,n为纵焊缝的数量,C为对口间隙,△(;为焊缝收缩量。4不锈钢复合板封头的设计通常,检验封头厚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封头厚度三名义厚度与钢板厚度的负偏差,另一种是封头厚度鼻图样标注的最小厚度,由于实际情况的限制,有时无法取得图样的最小厚度,所以通常都按第一种方法进行验收。不锈钢复合板在冲压时产生的减薄量一定程度上影响验收结果,所以在封头设计时要考虑到这一因素。现假定不锈钢复合板的内径大小为1千毫米,基层计算厚度为10.

6、2毫米(复层强度不计),图样封头厚度为12mm+3mni,并且标注的基层计算厚度是10.2毫米,那么,封头最终的厚度如表3所示:5无损检测为了确保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还要对其进行无损检测。在进行无损检测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文件标准规定进行检测,还要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手段,保证各个环节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检测工作的顺利完成。作为生产者,更要明确无损检测的标准,在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时注意各个影响因素,生产出符合标准的压力容器。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射线检测法来检测焊接接头,若检测结果符合要

7、求,则进行过渡层与复层的焊接;然后,浮层表面要经过全面的渗透检测,这样方便返修,但是过渡层漏检会留下隐患。6结束语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的设计与制造要求很高的技术水准,作为设计者,要考虑到实际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差,制定出可行的解决对策;作为制造者,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生产操作,合理的选择焊接条件和焊接方法,严格控制压力容器的错边量等工作;最后,做好无损检测的验收工作。参考文献[1]陈盛秒•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技术探讨[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10(5)[2]贾硕,魏洁•不锈钢复合板

8、压力容器焊接技术的探讨[J].石油化工设计,20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