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李约瑟难题——中西轴心时代哲学与科学关系比较分析

解读李约瑟难题——中西轴心时代哲学与科学关系比较分析

ID:32925004

大小:66.7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7

解读李约瑟难题——中西轴心时代哲学与科学关系比较分析_第1页
解读李约瑟难题——中西轴心时代哲学与科学关系比较分析_第2页
解读李约瑟难题——中西轴心时代哲学与科学关系比较分析_第3页
解读李约瑟难题——中西轴心时代哲学与科学关系比较分析_第4页
解读李约瑟难题——中西轴心时代哲学与科学关系比较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读李约瑟难题——中西轴心时代哲学与科学关系比较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解读“李约瑟难题”一一中西“轴心时代”哲学与科学关系比较分析赵晓红华东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摘要:屮国科技曾经创造过历史的辉煌,然而,到了近代,却被西方远远抛在后面,留下了众说纷纭的“李约瑟难题”。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角度,选取中西哲学与科学之源头一一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时期作一比较,从价值目标、思维方式、人与自然关系入手,以哲学与科学的迥流为突破口进行探讨,可能找出回答这一问题的线索。关键词:春秋战国;古希腊;哲学;科学;作者简介:赵晓红(1978—),女,华东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博士、讲师。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5ZDC007)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曾长期遥遥

2、领先于西方国家,然而,17世纪屮叶以后,屮国的科学技术江河口下,一泻千里。英国著名的学者李约瑟为此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中国在公元一世纪到十六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技发达程度,然而,近现代科技却没有中国产生?“李约瑟难题”一经提出,马上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焦点。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尝试解答这一难题,但目前尚无定论。本文拟从中西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角度考察这一难题,认为屮国科学一直包含于哲学之内,二者之间无法实现泡流,而在四方,科学从哲学分离出来获得了独立,打通了互为裨益的泡流渠道,故而能够发展岀灿烂的近现代科技。一、“轴心时代”哲学与科学关系相似性研究Z所以选取

3、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时期作比较,绝非说两者毫无共通Z处。恰恰相反,此两者在许多方面都有着惊人的一致性与相似性。而这种一致性与相似性,乂正是我们比较其差异的前提。德国学者k•雅斯贝尔斯在著作《智慧之路》中提到,“……哲学的发展都遵循着一个相类似的曲线。它们经过一个难以说明清楚的初期历史之后,种种基本的观念在轴心吋代(公元前800^200年)产生于世界各地,继此之后是一段瓦解崩溃的时期。”[l](p95—99)而所谓的“轴心时代”,对应于中国即为春秋战国吋期,对应于西方则指的是古希腊雅典吋期。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尽管诸侯林立,烽烟四起,但却魔术般地诞生了一批秉绝代睿智、具稀

4、世才华、傲视千古、纵横思想领域数千年Z久的哲人。在中国人的眼中,那个时代,是一个充满奇迹与梦想的时代。而几乎是同时的,在世界的另一端,古希腊在一片纷乱之中,哲人辈出,蔚为壮观,前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后有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思想同样影响了千秋万世,他们的名字同样流芳千古而不朽。在西方,古希腊一直被认为是理性思维、思辩哲学的策源地。黑格尔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是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国之感。”[2](pl57)这只是两者在时间上、历史上的巧合。事实上,从其思想发展的轨迹来看,我们依然可以找到二者的许多共通之处。首先,当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与科学几乎

5、是同吋诞生于所谓的“轴心吋代”吋,无论是在春秋战国,还是在古希腊,哲学与科学原都是不分的,且科学皆内含于哲学之中。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思想散见于诸子百家的著作之中,其中以墨家著作最为典型。《墨经》中记载了大量的科学内容,其中包括力学、光学、儿何学、逻辑学等等。而古希腊的科学与哲学更是混为一体,当时的哲学家同时多是科学家,故被称为“自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著之中,就含有诸多自然科学的著作。其次,关于宇宙本原的研究始终是贯穿两者的主导线索。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哲人对此作了不懈的探索,从开始的物质形态的“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之说,到老子“可以为天下母”的“道”,都试图对宇宙木原作出回

6、答。在古希腊,对宇宙本原的探索以有形质料为本原的伊奥尼亚的宇宙生成论开始,而以新柏拉图主义的神秘流溢说而告终。最后,哲学都开始由对自然的探索转向对人自身的关注,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柏拉图《斐多篇》中,苏格拉底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开始他对研究自然的那种智慧怀有极大的兴趣,但渐渐的,他发现被这类研究蒙住了眼,在此之后,他便转向关注人的灵魂的完善。荀子说,“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在此,自然之理被他抛离了。他又说,“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H切磋而不舍也”。他所“日切磋而不舍”的是现世的伦理,而不是自然之物理。两者的相似之处尚有很多,在此不一一枚举

7、。我们可以看出,将春秋战国与古希腊作为中西哲学与科学关系差异之源头进行比较,绝非“神来一笔”之凭空臆造,而是有着历史的、思想的根据。二、“轴心时代”哲学与科学关系差异性研究现在,要考察两者的差异了。前面的叙述已然表明,哲学与科学诞生伊始,原是不分的,且科学内含于哲学之中。因此,对两者差异之比较,主要以哲学为基点,探求其内蕴之潜因,找出在哲学与科学尚且未分之时便己潜伏的、导致日后两者哲学与科学关系z差异的或隐或显的症结Z所在。第一,从价值目标來看。纵观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尽管学派林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