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896711
大小:2.71 MB
页数:125页
时间:2019-02-17
《能源替代配套政策及措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能源替代配套政策及措施研究(电气化居民小区、电气化交通、工业电炉)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电业局四川鸿浩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2009年8月前言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资源。特别是由于电的发现和开发利用,大大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从此已越来越离不开电,而且缺电和电力紧张在工业发达地区随时出现。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品级能源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对环境污染大。因此如何充分开发、合理利用电能作为生产、生活中的主要能源方式便成了当今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电力消费市场是指为满足生活需要而购买电力和服务的一切个人和家庭。现在市场营销的口号是“消费者
2、至上”、“消费者是上帝”。电力消费者的需要可分为生活需要和社会需要两大部分。生活需要即与衣、食、住等人类为基本的物质需要而诱发出的对电力的需求。社会需要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社会生产和生活,进行社交活动所形成的对电力的需要。社会需要可分为高级的物质需要(生产工具、交通工具、生活器具等)和精神需要(文化、艺术、求知、社交等精神与心理上的需要)而诱发的对电力的需求。比如,买衣烫衣对电力的需求,饮食对电力的需求,住房对电力的需求,从事生产、交通对电力的需求,从事社交需要用通信设施,而通信设施也需要充电等。电能是当前全球公认最清洁、应用最广泛的能源。油、气紧缺,环保压力是我
3、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能源关乎国家安危,制约生产成本和消费水平,处理不当会进一步加剧国内的通货膨胀。作为一个能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不能再套用西方发达国家所采用过的发展模式,应走中国特色道路,探索科学发展、合理利用能源的新路子。应该说,全球化石能源的总量是恒定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仍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近10年来,我国石油消费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而与之形成对照的是,2006年,国内煤炭生产出现供大于求状况,这对于缓解石油进口压力是有利的。在当前油气供应紧张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采取“电力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似乎是大势所趋。从
4、环保角度看,大量分散的小型工业企业,分别以煤、油、气作为动力或者加热源,相对来说这样使用一次能源耗费大、效率低,且环保问题难以控制。如果集约化地使用一次能源用于发电,这些企业使用电能会更经济、更环保。因此,如能将国内煤炭资源的80%至90%用于大机组或超大机组集中发电,终端用户尽可能广泛使用电能,这既有利于节约能源,也有助于社会环保问题的控制。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和科技能力都已具备支持终端能源消费升级的能力。在坚持以煤为主转换为电能这一长期国策的同时,推广电能这一清洁能源的利用,将能更好地带动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除了加快煤电发展,推广“电力替代”也是扩大可再生
5、能源使用的良好机遇。目前,全国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仅为7.5%,到2020年要提高到15%;到2050年全球预计将提高到50%。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既能化解短缺之忧,又具备清洁环保之利,为实行“电力替代”提供了基础。近10多年来,四川电力建设高速发展,目前缺电局面出现缓和。特别在最近一年来,受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电力需求增长极为平缓,对电力公司来说,研究电力的市场需求以及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开拓电力销售市场和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对保障四川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也具有一定意义。本文将会对四川的能源发展现状进行数据收
6、集,了解电力作为能源在人们生活、生产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与天然气、石油、煤等一次能源进行比较,通过以工业电炉、电气化居民小区、电气化交通工具等方面的电能使用的现状,分析电力销售市场开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成都市乃至四川省范围内,通过合理的管理体系、优惠的用电政策、节能技术推广、引进先进技术,来达到对电力资源的科学、合理、环保的利用。关键词:能源替代,电力市场,节能减排,电气化居民小区,电气化交通,工业电炉,需求侧管理,节能技术,能源服务公司参考文献[1]《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7年[2]《四川省“十一五”及2020
7、年能源发展规划》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7年[3]《电力监管年度报告》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2007年[4]《华中区域电力监管年度报告》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华中监管局2008年[5]2030年世界能源与电力发展展望李琼慧,郭基伟,王乾坤《电力技术经济》2009年第4期[6]四川能源生产、消费问题研究余启彬《四川省情》2006年第12期[7]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葛正翔,孙薇,梁芙翠《中国电力》 2008年2期[8]中国能源需求预测与能源结构研究宋春梅《学术交流》2009年5期[9]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 赵静,孙薇,单葆国《资源节约与环保》 2008
8、年3期[10]中国2007年终端能源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