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说课稿microsoft_word_文档

秦兵马俑说课稿microsoft_word_文档

ID:32895449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7

秦兵马俑说课稿microsoft_word_文档_第1页
秦兵马俑说课稿microsoft_word_文档_第2页
秦兵马俑说课稿microsoft_word_文档_第3页
资源描述:

《秦兵马俑说课稿microsoft_word_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秦兵马俑》说课稿——略读课文,方法不能略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游振华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使我们如临其境。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粗知文章大意,了解兵马俑的特点。  3.留心作者的表达方法方法。  4、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秦兵马俑的不朽艺术价值,

2、激发学生继续搜集了解祖国著名文化遗产的兴趣。  重点:了解兵马俑的两大特点。难点:学习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把特点写具体生动的。二、说教法与学法:  《秦兵马俑》是一篇略读课文。叶圣陶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叶老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往往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复杂化。把略读课文当成精读课文上,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使略读不“略”,二是简单化。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

3、过,以为略读课什么都不用教,只要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就可以了,结果,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兴趣。略读课文到底应该怎么教呢?我们整个四年级组在郭校长带领下认真领悟了略读教学的精髓。《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课标中对第二学段、第三学段略读的具体要求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略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取信息的同时,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在《秦兵马俑》的教学中,我从

4、单元导读目标着手,引导学生运用在主体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自主地阅读课文,紧紧围绕“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来引领整个教学。生字词语会读会认就行,词语大致理解即可,不必细究。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我引导学生紧扣文章中心句、过渡段来把握课文整体内容,使学生对文章大意有了大致了解。接下来学习兵马俑的两大特点时,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采用默读、合作读、圈画、做批注等方式学习课文,学生留心到列数字、作比较、总分结构、先描写再想象等表达方法,并且运用所学表达方法进行练笔,加以巩固。搜集信息方面的拓展我布置学生收集更多“世界遗产”的资料,拓宽了学生

5、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当然不同体裁的略读课文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就是同一体裁的略读课文教学方法也有差异,但就像郭校长说的:“一课一得”,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法时,是不是应该高度集中,把握重点进行教学呢?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自己读懂,自己体会,学会学习,从而提高独立阅读能力。粗浅的认识,恳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