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不同f2群体定位玉米株型性状的qtl

利用不同f2群体定位玉米株型性状的qtl

ID:32862695

大小:4.12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2-16

利用不同f2群体定位玉米株型性状的qtl_第1页
利用不同f2群体定位玉米株型性状的qtl_第2页
利用不同f2群体定位玉米株型性状的qtl_第3页
利用不同f2群体定位玉米株型性状的qtl_第4页
利用不同f2群体定位玉米株型性状的qtl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用不同f2群体定位玉米株型性状的qtl》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利用不同F2群体定位玉米株型性状的QTL姓名:郭莹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作物遗传育种指导教师:蔡一林20120528中文摘要利用不同F2群体定位玉米株型性状的QTL.研究生:郭莹学科专业:作物遗传育种指导老师:蔡一林教授玉米株型性状的遗传研究对玉米育种的理论、方法和策略至关重要,优良株型是玉米杂交种选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理想的玉米株型有利于C02的合理分布,调节光能在叶层间的分布,便于充分高效地利用光能,提高植株净光合速率,进而提高玉米产量。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定位玉米株型性状的基因将推动对玉米株型改良的研究,从而为玉米育种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玉

2、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本试验以自交系Y105、Y106、Y114、Y115为亲本,组配了Y105×Y106(FR群体)和Y114×Y115(GY群体)两个定位群体,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系统地对玉米株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和初步基因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各世代群体中卷叶突变体株数调查,发现此卷叶性状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不受一对或几对基因所控制,不属于质量性状遗传方式,也不受细胞质遗传和母性影响的作用,而是属于数量性状遗传方式,由多个微效多基因控制。2.从玉米基因组上挑取了1020对均匀覆盖在基因组上的SSR引物,对两组亲本Y105与Y106和Yll4与Y115进行多态

3、性筛选,分别筛选到共显性差异引物24l对和228对,分别占总引物数目的23.6%、22.4%,用JoiI珊国p4.O作图软件构建两张分别包含212个和193个多态性标记的玉米遗传连锁图谱,图谱总长度分别为1153.3cM和1164.6cM,相邻标记间平均距离为5.44cM和6.10cM。3.选用完备区间作图方法,对FR群体的16个性状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共检测到75个Q11L位点,株高检测到7个位点,共解释表型变异率67.57%;穗位高检测到7个位点,共解释表型变异率52.32%;穗上叶片数检测到4个位点,共解释表型变异率34.52%;穗上叶间距检测到3个位点,共解释表型变异率19

4、.93%;雄穗分枝数检测到5个位点,共解释表型变异率41.77%;叶长检测到5个位点,共解释表型变异率33.6%;叶宽检测到7个位点,共解释表型变异率54.33%;穗位叶面积检测到6个位点,共解释表型变异率48.92%:穗上二叶夹角检测到2个位点,共解释表型变异率48.64%;穗上三叶夹角检测到6个位点,共解释表型变异率58.45%;穗上一节距检测到3个位点,共解释表型变异率33.64%;穗上二节距检测到6个,位点,共解释表型变异率58.61%;穗上三节距检测到4个位点,共解释表型变异率33.69%;●。I两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平均叶间距检测到5个位点,共解释表型变异率45.9%;

5、卷叶数检测到3个位点,共解释表型变异率25.21%;卷曲度检测到2个位点,共解释表型变异率14.12%。4.选用完备区间作图方法,对GY群体的10个性状进行基因组扫描,共检测到个25个QTL位点,株高检测到2个位点,共解释表型变异率17.04%;穗位高检测到3个位点,共解释表型变异率22.93%;穗上叶片数检测到1个位点,贡献率是11.50%;雄穗分支数检测到4个位点,共解释表型变异率28.57%;叶长检测到1个位点,贡献率是7.29%;叶宽检测到1个位点,贡献率是6.22%;穗位叶面积检测到2个位点,共解释表型变异率14.38%;穗上二叶夹角检测到3个位点,共解释表型变异率28

6、.07%;穗上叶间距检测到3个位点,共解释表型变异率25.90%;叶缘颜色检测到5个位点,共解释表型变异率55.26%。5.在FR群体检测到的75个QTL中,有37个QTL位点的基因作用方式为部分显性PD,22个为加性A,13个为超显性0D,3个为显性D;在GY群体检测到的25个QTL中,有11个OTL位点的基因作用方式为部分显性PD,7个为加性A,6个为超显性OD,1个为显性D,即本研究中检测到的株型性状的QTL的基因作用方式以部分显性和加性效应为主。6.本研究中,贡献率大于10%的QTL有25个,大于15%的有7个,表现出明显的主效QTL效应,如qRPH.7、qR:WL_4、

7、qRSecLA-1、qRllliLA-1、qRAⅡ,-1、qRSecm一1·2、qⅥC-lO解释性状表型变异率分别达26.06%、19.09%、35.36%、34.53%、16.69%、22.3%、21.8%,其位置的置信区间遗传长度相应为8.8cM、8.9cM、3.1cM、1.7cM、2.4cM、1.8cM、30.0cM,因此有望通过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来改良这些性状或提高这些性状的MAS效率。7.比较各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和QTL在连锁群上的位点区段,发现同一区间内有多个QTL,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