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856381
大小:40.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6
《工具箱记叙文(借事记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记叙文(借事记人)的基本结构场面描写人物描写开端约200字事件的开始发展(高潮)正文结局约600字自然收结/总结式收结/余韵式收结约200字结尾7/7二、记叙文(借事记人)常用的工具人物描写的方法1肖像描写描写人物的各种外在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饰、神情、身材、姿态等。肖像描写不仅可以描写人物的外貌,还可藉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2语言描写描写人物所说的话语,包括声音和语气等,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3行动描写描写人物的行为和动作,以表现人物的为人、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等。4心理描写描写人物在特
2、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人物的心理可以由作者描述剖析,也可以由人物自我表白,或借他的幻想、梦境来表现,又或通过描写环境、景物、气氛来侧面表现。5间接描写又称侧面描写,主要是通过对环境、其他人物的反应,以及所发生的事情,来表现描写对象的性格特点。7/7记叙的方法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来记叙。2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重要的情节写在前面,然后再按事情发展的先后来叙述;也有先写眼前的事物或当前的情况,由此引起回忆追述往事。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插入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然后继续原来
3、的叙述。4散叙:把某些有联系的事件经织在一起叙述,从各个侧面去展现主题。记叙的人称指作者叙述事情时采用的身份和角度,主要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1第一人称:叙述者是作品中的人物,以「我」或「我们」的身份来叙述。这个「我」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是虚拟的人物。由于叙述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容易给读者亲切真实的感觉。但对「我」无法观察到的事,例如其他人物的内心活动、「我」不在场的事情,就要另想方法交代。2第三人称:叙述者并非作品中的人物,而是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叙述。叙述者称文中的人物为「他」或「他们」。因为第三
4、者是用全知的角度来写,所以可自由和深入地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或事件的来龙去脉。记叙的详略与主旨的关系与中心思想有较大关系的内容宜详写,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的内容宜略写。在记叙中兼用抒情、人物描写及议论以记事为主的文章,也可以按表达需要来抒发情感、描写人物及发表议论,这有助把事情记述得具体、生动,而又能通过所记的事来表情达意。三、范文1.《马裤先生》老舍2.《差不多先生传》鲁迅3.《淡定从容的叶问甄子丹》李俊7/7老舍《马裤先生》节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正文开端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的眼
5、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登青绒快靴的先生……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假如不是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语言描写:注意二人语气描写的对比事件一茶房正忙着给客人搬东西,找铺位。可是听见这么紧急的一声喊,就是有天大的事也得放下,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的说,“一开车,马上就给您铺好。”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注意二人的动作和语气描写的对比事件二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茶房刚走开两步。“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茶房像旋
6、风似的转过身来。“拿枕头,”马裤先生大概是已经承认毯子可以迟一下,可是枕头总该先拿来。“先生,请等一等,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的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事件三语言描写茶房看马裤客人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拿茶!”“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事件四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注意茶房的前后变化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表示歉意。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以免快转又吓个跟头。转好了身,腿刚预备好要走,
7、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结尾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竟自没回头,一直地快步走开。思考:透过马裤先生和茶房的人物描写,作者要传递什么讯息呢?7/7胡适《差不多先生传》总写开端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
8、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细密。语言描写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正文事件一语言描写(结合环境)他小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事件二语言描写(结合环境)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