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比较阅读

古文比较阅读

ID:32837383

大小:3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6

古文比较阅读_第1页
古文比较阅读_第2页
古文比较阅读_第3页
古文比较阅读_第4页
古文比较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文比较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上册古文比较阅读一、比较阅读【甲】《答谢中书书》和【乙】《记承天寺夜游》(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解释加点词的词义。①晓雾将歇()②与其奇者()③

2、庭下如积水空明()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之:山川之美何陋之有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问今是何世C.与: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寻:寻张怀民寻病终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简答。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

3、个字)。(3)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和“”。乙文写景的名句“”。6/6(4)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的语句中。二、比较阅读【甲】《答谢中书书》和【乙】《湖心亭看雪》【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

4、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1.解释文中加线的字。(2分)(1)夕日欲颓()(2)余挐一小舟(

5、)(3)五色交辉()(4)沉鳞竞跃()(5)雾凇沆砀()2.下列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实是欲界之仙都是日更定矣B.湖中人鸟声俱绝四时俱备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问其姓氏D.是日更定更有痴似相公者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4.“书”的意思是,“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匠心独运,既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又为下文作伏笔,与字遥

6、相呼应。(2分)5.【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三、比较阅读【甲】《三峡》和【乙】《湖心亭看雪》,完成以下各题。【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6/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

7、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②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含义。①虽乘奔御风()②不见曦月()③是日更定()④雾凇沆砀()⑤强饮三大而别()2.下面各组中,加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人鸟声俱绝哀转久绝B、飞漱其间其间千二百里C、余拏一小舟拉余同饮D、上下一白湖心亭一

8、点3.用现代汉语翻译(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